新華網北京/臺北9月17日電 (記者 趙博 賈遠錕 陳鍵興)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審議通過上海航空公司和一家北京網路公司的赴臺投資案。至此,已有10家大陸企業獲准赴臺投資。頗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其中航空公司佔到8家。
“得知獲批在臺灣開設分公司,我們真的很開心。”上海航空的一位負責人説:“這意味著可以直接在島內銷售客運機票、聯絡貨運業務,以及提供更多種類的航班服務,對公司的運營將帶來極大便利。”
根據臺灣有關方面的規定,辦事處只能從事保障類業務,分公司則可以從事包括票務行銷等在內的經營類業務。
8月13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南方航空公司同時將設在臺灣的辦事處升格為分公司。僅僅相隔6天,深圳航空公司也在臺灣開設分公司。
“分公司掛牌以來,極大便利了兩岸空中定期航班的飛航工作,能夠更有效地保障航班安全和服務品質,也為在島內建立票務銷售體系提供了條件。”國航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張允説。
東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和上海航空,也正積極籌備設立分公司的事宜。上海航空表示,從獲批到正式成立只需大約1個月的時間。
“兩岸實現直航、旅遊持續升溫,造成迫切的市場需求,是航空公司成為最早一批進駐臺灣的大陸資本的主要原因。”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説。
今年6月30日,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公佈“陸資來臺投資許可辦法”,開放製造業、服務業和公共建設三大類100項産業,並宣佈開始受理陸資赴臺投資,或在臺設立分公司、辦事處的申請。
曹小衡指出,其他産業或因合作契機不夠成熟,或因需要較長時間“踩點”觀察,目前的“入島”效應並不明顯。近半年來,陸續有包括中國移動、全聚德在內的多家大陸企業到對岸開展實質性接觸,“這些先行者的想法與做法顯示了陸資赴臺的市場前景和合作方向”。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旅遊業、餐飲業和文化創意産業,將成為下一波陸資赴颱風潮的引領者,而金融業和電子資訊産業則是開放合作呼聲最高的産業。《遠見》雜誌8月份的調查顯示,52.7%的島內企業有意願和大陸資本合作,40.5%的企業對當局“鬆綁”陸資赴臺表示滿意。
島內業務的擴展引發大陸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熱潮。今年1月,南航首度招募臺籍員工,在臺掀起應徵潮。此後,國航、東航相繼表示將招聘臺籍員工,且規模更大。
“分公司實現在地化經營,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對提升臺灣較為低迷的就業率,具有極大幫助。”曹小衡説:“這是陸資赴臺帶來的‘雙贏’成果,將有力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和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
臺灣經濟學者林建甫表示,兩岸合作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陸資赴臺投資“有助於充裕臺灣産業資金及活絡金融市場,擴大兩岸産業合作的領域,讓投資人對臺灣市場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