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昨天發表社論説,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正在拋棄原來的理性思維,向陳水扁為代表的貪腐勢力靠攏。民進黨走到今天這一步,令人感覺沉重和難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本人的政治選擇,代表了她的利益判斷,是另一回事;但原本的“蔡英文路線”失守,代表民進黨可能的一條出路就要放棄了!
看這兩天的形勢發展,真令人想問“蔡英文是怎麼了”。上週末蔡英文預告將有“救扁行動”時,殺氣騰騰,與其説表現出真心關切人權,不如説是宣佈“等著看我”的造勢動作。昨天她又出言譴責報紙“分化民進黨”,則是不知所云了。媒體如果報導事實錯誤,不是不能指責;但稱媒體“製造黨內紛爭”,也太抬舉媒體的影響力了吧?民進黨內部對媒體報導的反應和判斷力,真如此不堪一擊嗎?蔡英文外顯的動作越大,跟她原本沉著務實的內在特質落差也越大,更令人不理解她何以走到這一步。
蔡英文初接任民進黨主席時,她在民進黨內領導權威尚未穩固,但她呼籲同志理性問政,勿一味唱衰執政黨,立刻引起民眾投書媒體表示“感動”。蔡本人的意識形態雖然強悍,但畢竟具有國際觀,包含民進黨在內的多數人都願意信任“蔡英文路線”不致走到輕舉妄動的方向。甚至整個民進黨內,在陳菊、許添財相繼訪問大陸,呂秀蓮等人都承認應重新認識中國大陸之後,也醞釀著全黨調整路線的氣氛。很多人期望,民進黨從“扮演好在野黨”的角色出發,仍可有所作為。
蔡英文勉力在中間路線保持平衡,有機會帶領民進黨走向一條新路,卻為什麼還是選擇了向陳水扁勢力靠攏?“司法人權”不是不能談,民進黨如果始終如一推動司法改革和人權保障,也可為社會正義添上頁腳和章節附注。但標舉“正義”怎麼可能對陳水扁執政時代的貪腐不置一詞?怎麼可能對陳水扁家傷害民進黨、傷害臺灣社會不作交代?在重大是非準則上噤聲,卻於民今年黨內權力鬥爭關頭高姿態論“人權”,這種道德觀還能大言不慚嗎?
蔡英文走到這一步,是拖著民進黨向陳水扁勢力繳械投降了,先前的堅持付諸流水。民進黨改革之路,僅“春光乍現”就走到盡頭了嗎?多麼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