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褚靜濤:臺灣光復初期的國語運動

2015-10-27 15: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書》,1945年10月,臺灣光復,回到祖國的懷抱。日據50年期間,臺灣民眾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普遍使用日語日文,對漢字國語甚為生疏。光復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國語運動,積極去除日本殖民文化影響,推動臺灣同胞使用漢字國語,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

  一、努力推廣國語

  在全面侵華戰爭期間,日本派駐臺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向臺灣民眾宣揚日本皇國精神,教唱軍國主義歌曲,強迫各級學校的學生接受日本國民訓練,把中國人醜化成利己主義、蠻不講理,沒有國家觀念、鴉片鬼的形象,抹滅臺灣學生的中華祖國觀念。學校廢除漢文課程,學生一律講日語,説閩南話要罰款。至1945年,臺灣的日文普及率約70%。皇民化是要毀滅中華的國語、國文與歷史,代之以日語日文,及日本歷史觀。出生於1920年代的臺灣年輕人普遍在日本化的正規學校教育環境中長大,長期被灌輸要對天皇和皇國效忠,成年後又被矇騙要為“大東亞戰爭”獻身,潛移默化。其中一些人對中華祖國和文化産生疏離感。

  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決定在思想文化領域,去除日本的殖民色彩。針對皇民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以一切中國化為號召,大力普及國語教育。光復初期,國語教學面臨諸多困難。首先是師資問題,1000多個國民學校,每一個學校要一名國語教員,就得1000余人。

  1946年4月,陳儀成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當時大陸最重要的國語專家魏建功、何容、齊鐵恨等分別擔任“國推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臺灣省教育處在臺北舉辦“國民學校教員國語講習班”。教育處甄選合格的中等學校教員,在省訓練團受訓,國語是主要科目之一。從祖國大陸赴臺的中小學教員,由“國推會”短期培訓。第一批國語推行員33人,從92位自福建來臺的小學教員中選拔出來。1946年8月,臺灣省教育處招考國民學校國語教員103人,臺籍佔半數。臺灣省教育處在臺北廣播電臺設置讀音示範節目。第一期1946年3月1日開始,用教育部灌制、趙元任博士發音的國語留聲片。第二期從5月1日開始,由“國推會”委員齊鐵恨每日清晨7時,在電臺擔任“國語讀音示範”, 播講民眾國語讀本、國語會話。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