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關於兩岸經濟合作步入深水區的思考
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分析關於兩岸經濟合作步入深水區的思考。文章指出,隨著兩岸經貿合作進入深水區,在面臨更大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的同時,新的困難和挑戰也將不斷出現,需要兩岸做出更大努力,將合作利益最大化、負面影響最小化,化解島內歧見,實現共同發展。
全文內容如下:
2013年,兩岸經貿合作呈現持續全面發展態勢,在多個領域、多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問題,由於民進黨的惡意操弄,該協議在島內引發爭議,至今沒有在臺立法機構審議通過,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步入深水區後的重要事件。
今年6月21日,海協會與海基會舉行第九次兩會負責人商談,並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協議》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是兩岸經濟合作的又一重大進展。尤其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作為ECFA的四大後續協議之一,大陸對臺灣開放80余項服務業(尚未將入世時對外開放的服務業項目計算在內),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服務業,理論上為兩岸服務業的合作創造了新的龐大商機。然而,這一協議簽署後,卻被民進黨、臺聯黨等綠營勢力惡意操弄,聲稱該協議簽署前溝通不夠,是“黑箱作業”,對臺灣經濟、社會衝擊重大,甚至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徹底污名化與政治化,認為該協議會影響臺灣的所謂“經濟安全”與“政治安全”,這些言論對島內一些民眾産生了誤導,引起爭議。幾乎在綠營勢力參與的所有社會抗議活動中,都會出現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標語或口號。而且在部分民意壓力下,臺“立法院”國民黨黨團也向綠營勢力做出妥協,達成“逐條審議,逐條通過”的決議,增加了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通過的難度,讓外界對未來兩岸經濟合作前景更為擔憂。
為改變被動局面及推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快通過,馬英九當局一直積極努力宣傳、解釋服務貿易協議,並與綠營達成各辦8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的約定,並決定在公聽會完成後進入”立法審議程式”。而綠營卻採取拖延戰術,公聽會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議進程。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臺灣受阻,嚴重影響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建設與進一步深化,也讓島內有識之士尤其是工商界與臺商非常擔憂,便開始化被動為主動,紛紛通過在媒體刊登廣告、公開呼籲或拜會“立法院”各政黨代表,希望綠營放手,儘快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臺灣服務業發展尋找出路,為臺灣經濟發展創造新的機會。然而,綠營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立場並沒有改變與調整。可以斷言,到2013年年底前,臺灣立法機構仍無法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議通過,未來能否完成,何時完成,還存在變數。
儘管兩岸經貿合作仍在持續全面發展,不同行業與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與新成就,但由於臺灣經濟始終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頹勢,民生沒有得到顯著改善,使得島內部分人士對兩岸經貿合作的積極效應開始産生懷疑,甚至出現保守思維和反對聲音,這已逐漸影響臺當局的經濟政策,對兩岸經濟合作將産生不利影響。隨著兩岸經貿合作進入深水區,在面臨更大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的同時,新的困難和挑戰也將不斷出現,需要兩岸做出更大努力,將合作利益最大化、負面影響最小化,化解島內歧見,實現共同發展。(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