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民進黨“113大遊行”副作用大
民進黨興師動眾、傾全黨之力發起的“113大遊行”。華廣網21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評論文章指出,大遊行對民進黨副作用相當大,可謂得不償失。
全文內容如下:
民進黨興師動眾、傾全黨之力發起的“113大遊行”,除了有助於穩固綠營基本盤外,幾乎是一無所獲。相反,大遊行對民進黨的副作用相當大,可説是得不償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進黨轉型阻力大增。
自2008年失去政權後,民進黨就一直在醞釀政黨轉型,有意改變問政風格,走溫和、理性、務實的路線。但幾年過去了,黨主席也換了幾任,轉型問題卻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始終得不到解決。這次民進黨重拾街頭運動,舉行“人民火大”大規模遊行集會活動,是典型的政治鬥爭、明顯的政治操作,只知一味地對抗,提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來解決島內困局,看不見該黨轉型的任何跡象和誠意,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的、負責任的政黨所為。民進黨重視街頭運動,未來的集會遊行勢必增多,113遊行後,民進黨還有意發起“雙罷免”活動,先是對國民黨籍“立委”展開罷免,5月20日再度對馬英九提出罷免,如此將進一步激化朝野間的矛盾鬥爭,導致政局不穩,加劇社會動蕩。這對民進黨的負面影響極大,産生的後坐力非常強,民進黨的草莽形象更加突出,深綠勢力在黨內的影響力增強,政黨轉型阻力大增。
二、大陸政策調整難上加難。
去年初民進黨敗選,面臨檢討、調整大陸政策的巨大壓力,黨內一些有識之士甚至把兩岸問題上升到民進黨能否重返執政的戰略高度,認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不思進取,很難跨過通往執政的最後一里路。蘇貞昌出任黨主席之初,也表現出調整大陸政策的積極姿態,聲稱對大陸政策的態度是“開放的”,“要不斷變動地去了解” 不斷變化的大陸;對待兩岸議題的“態度該放的放,方法要靈活”。蘇貞昌上臺伊始,恢復“中國事務部”,籌設“中國事務委員會”,暗示將由謝長廷出任“主委”,民進黨重量級人物紛紛赴陸訪問。可惜好景不長,為確保自己參加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最高目標不受影響,蘇貞昌求穩圖安,謹小慎微,在兩岸問題上轉趨保守、消極,先前的承諾不兌現,堅持既有的價值觀、堅持“臺獨”的立場不動搖,讓外界大失所望,批評聲驟起。蘇貞昌親自提案發起“113遊行”,原本想借此轉移視線、混淆視聽,緩解在大陸政策上的壓力,避免“中國事務委員會”遲遲無法上路的尷尬,掩蓋民進黨政策論述乏力、提不出真知灼見的短板。這次大遊行訴求“要民主”,反媒體壟斷,矛頭也是對準大陸。民進黨將一樁單純的商業並購案,操作成政治事件,指責大陸力量介入,使臺重回當年不自由、不完整資訊的年代,骨子裏仍是在煽動“反中”情緒。民進黨的這種做法,無疑使其大陸政策調整更加困難。
三、尋求中間選民支援的願望落空。
民進黨去年敗選後積極設法擴大社會基礎,爭取更廣泛的支援。這次發動113大遊行,就是想借廣泛的民怨,順勢操作,激起包括中間選民在內的廣大民眾對馬當局的不滿情緒,壯大自身實力,拉抬升勢,積蓄動員能量,為2014年“七合一”地方選舉暖身,爭取實現“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企圖,為重新奪回執政權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只是實際情況並不理想,民眾反響不熱烈,遊行氣勢平平,民進黨號稱有20萬人參加,實則只有約9.3萬人,除綠營支援者外,鮮有其他人參加,説明其爭取中間選民的努力並不成功。黨內中生代有人對這次遊行不以為然,質疑“空有火大,不見主張”,蘇貞昌只抓到民眾不滿的籠統情緒,自己卻説不出個所以然。所以,即使討厭馬英九的人增多了,他們也只是成為所謂的中間選民,並沒有跑到民進黨這邊來。近期民調也證實,民進黨空有強大民怨當後盾,自去年12月中旬“火大嗆馬”活動啟動後,民調支援度不升反降,蘇貞昌本人的滿意度也由當初接任黨主席時的58%,大幅下滑為44%,不滿意度則由當時的5%猛增至38%。(楊平: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