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倫:李敖之子內地求學前戡亂臺教育
資料圖片:李敖(右)、李戡(左)父子接受陳文茜訪問,一向尖銳犀利的名嘴李敖,當場成為俠骨柔情的好爸爸。
李敖之子李戡考上了北京大學,他在赴京前寫了一本《李戡戡亂記》,痛批“臺獨”的教育亂象,對教科書中的毀史去中痛加撻伐。
有記者問李戡,民進黨與過去國民黨教科書最大的差別在哪?他説:“過去國民黨教出部分頭腦不清的中國人,現在民進黨培養出一群仇視中國的外國人。”
幾年前,李敖在做“立委”時,就曾質詢李遠哲:“10年教改,你們是想怎樣毀掉我們的下一代?要不要向我兒子及女兒道歉?”毫無疑問,臺灣多數家長、師生,都對現今的教育感到不滿,如“九年一貫,教育大亂”、繁雜的升學制,甚至音樂班與美術班的學生,為應付學科成績,而影響術科表現。若要列出所有的教育亂象,恐怕是“罄竹難書”了。
李戡考取了臺灣大學,同時也考上了北京大學,他説是苦盡甘來,因為在此之前,他不幸成了民進黨操控教育的受害者,親身領教了其政策方針《九五課綱》,幸好他並未被洗腦成功,保持頭腦清醒,直到考完聯考,終有機會一吐怨氣,與那些禍害教育的無恥之徒算清舊賬。
“天下沒有白念的中學”。李戡要用高中這3年掌握到的證據,對這些臺毒思想發動總攻擊。童言無忌,他撕下一頁一頁的教科書,直指“國王新衣”。他説,教科書會影響學生日後的判斷、處事能力,是一輩子的事。因此,教科書內容的扭曲,是禍害最深的。
歷史科無疑成為最大的爭議,改來改去,受害的還是學生。臺灣史的比重在近年來急速躥升。在議題方面,差別最大的莫過於“2 28”事件,從1980年首次出現于課本,當時只佔兩行,接著持續增加,現如今的教科書最少是兩頁以上。可以看出民進黨炒作“2 28”的用心。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國文科,炒作臺灣文學。公民與社會科目的問題也不少,借著對臺灣的自我吹噓,加上扭曲抹黑中國大陸,變相的“去中國化”。
民進黨不遺餘力推動“去中國化”的同時,對近代中國的題目卻不減反增,並且都是負面的歷史。老師意識形態的干預、強迫學生讀劣等教材、出低級考題惡整學生。更荒唐的是,一道題目在10年間的答案竟可完全不同。
在李敖寫《教育與臉譜》的上一代,你還看得見中國人的臉,有醜有美,有模有樣。從李戡一代出生之後,認識臺灣,不斷變臉,不斷整形,一綱多本,5年3易,愈變愈醜,妄稱藍海,臺灣不識,最後教育成了離譜,成了異形。
以前臺灣不準唱《松花江上》的時代,歷史課本雖然簡單片面,但大體仍算是一部簡單的中國歷史,但現在這一代所讀的否定中國、主唱日據時代《莎韻之鐘》,從異族角度來寫的無根偽史,則是有基本性、史觀性的扭曲。
倭寇竊臺,去中亂臺,説臺灣史不是中國史,使整個下一代無所適從,窮折騰。年輕人是教改實驗的白老鼠,被糟蹋了。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生雞卵無,放雞屎有(閩南俗語:母雞沒生雞蛋,竟拉雞糞。比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臺灣的教科書日趨下流。
李戡,從不讓學校妨礙他受教育。他愛國,堅決做一個中國人。他離經不叛道,他守道,走上反“獨”促統、動員戡亂的第一線。他説:“我願我的振翅高飛,能給臺灣留下片羽。”(作者宋東倫,係臺灣著名政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