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逸儒:王毅美、加之行 更加務實意義重大

2009-07-01 11:02:00
來源:
字號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逸儒的署名文章説,6月18日起,國臺辦主任王毅分赴美、加訪問,由其訪問地點、會晤人員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在於:説明中國現階段的對臺政策;爭取兩岸僑胞的理解和支援,聽取各界建言;與美方學者、官員、智庫溝通,表明中國的立場,增加彼此了解。兩岸官員、學者都有參加宣達團,分赴各地説明立場的經驗。

  王毅在舊金山僑界招待會上講話時,用四個方面概括了兩岸關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一是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和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始建立並積累政治互信;二是兩岸協商得以恢復並形成制度化安排;三是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終於成為現實;四是兩岸各領域、各界別交流往來蓬勃發展。其有關兩岸僑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要爭取“聚同化異”的言論,引起關注。

  在洛杉磯時,王毅進一步表明,兩岸關係雖循先易後難推進,但已處理很多政治問題,如臺灣參與世衛大會問題,就是政治而不是經濟問題。王毅説,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既不存在過快或過慢,也沒有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問題。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也而是需要把握輕重緩急和優先順序,重要的是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符合兩岸民眾的共同意願。

  關於與民進黨交往問題,他強調,目前與民進黨進行黨對黨往來還不是時候,因為民進黨尚未放棄“臺獨”。政黨局的成立是因兩岸交往愈來愈多,與臺灣不同政黨的往來也在增加,要處理與臺灣各政黨的事務。除此而外,他也提到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尤其是中南部地區的鄉親去大陸走走看看,以便大家能夠更加務實地對待兩岸關係的發展。”

  文章説,值得關注的是,王毅此行談話不僅重申“九二共識”的基礎,還多次強調“一中三段論”。對於馬英九任國民黨主席後,大陸是否仍希望馬英九與吳伯雄一樣到大陸訪問?王毅先是表示:“這要看對方的想法。”這是大陸涉臺官員首次比較明確的表態。但後來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被問到“胡馬會”的問題時,王毅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相信兩岸關係一定會一步一步向前發展。

  另外,王毅也會見了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和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以及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基金會、史汀生中心等美國智庫的著名學者,介紹兩岸關係的近況和前景,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應由海峽兩岸中國人通過協商加以解決。希望美方在臺灣問題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繼續反對和遏制“臺獨”,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臺灣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當然,王毅也説明瞭中國反對美國對臺軍售問題的立場。

  文章分析,由王毅的美加之行,我們可以看出:一、“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改善的基礎,北京對於一個中國三段論的表述仍然有效;二、兩岸培養政治互信極為重要,一中框架的表述方式值得重視;三、兩岸關係仍然先易後難、逐步解決問題,但卻又不能機械化的加以解讀,北京有原則的堅定性,但也有策略的靈活性,將與時俱進,把握機遇,政經並舉;四、兩岸僑務休兵、聚同化異將成大陸政策,中國對民進黨的及中南部民眾的交流將會持續推動擴大;五、北京對於馬英九接國民黨主席一事,基本持中性、樂觀其成態度,仍在觀察走向,評估各種利弊;六、北京對美國的對臺軍售問題仍會持續表達立場,但也希望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並將此與中美關係的良性互動連動處理。

  文章表示,王毅不但對北京對臺政策的精神掌握得宜,對於兩岸關係的複雜也有深刻的體認,講話能夠相當周延得體,多由正面出發,包容傾聽,還能引申,原則是堅持一貫,但策略卻是靈活多變。

  現在,我們再由更宏觀的層面來看看兩岸三邊關係的發展。

  首先,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北京當前的整體政策是把握中國發展及兩岸關係改善的雙重機遇,趁著馬英九主政、國民黨執政時形塑一股不可逆轉的氛圍和潮流,即使將來再度政黨輪替也無法反轉。

  其次,再由美國角度出發,美國會持續鼓勵兩岸對話、溝通,降低緊張,建立軍事互信,但這並不表示美國對兩岸關係的快速進展不會有不同看法。

  第三,再從臺灣角度觀察,經濟上改善兩岸關係,政治上維持現狀應為當前政策主軸。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