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靜:提升臺灣整體經濟表現 急功近利不得
國際原油價格早已衝過了每桶一百美元的心理上限,而且看來最近不會有下跌的趨勢。目前臺灣的油價,是以行政命令凍結住市面價四個多月。民進黨政權的這項作法,有他們的選舉考慮,先壓住了通貨膨脹的龍頭大哥進口汽油,希望市面上其他貨品的上漲趨勢也得到暫時的緩和。這樣子可以使得民眾感覺不到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只要熬過三月二十二號,現任當局輔選完畢,不論結果如何,反正交待的過去,撂下爛攤子,以後物價如何飆漲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執行凍結油價政策,明擺著違反了市場規律,將來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目前由兩大公營事業,“中油”及臺電公司先行吸收虧損。據估計,照這樣下去,今年這兩大公司要虧損一千六百多億元,將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紀錄。兩大公司當然經不起這種致命性的打擊,現在選舉結果已經出來,油價上調的呼聲變的更為迫切,看情形已不能熬到五月二十號,等新舊當局交接之後再調價了。傳言説自四月一日起汽油,桶裝瓦斯,天然氣等能源都要全面大幅度漲價。“中油”公司在油價被凍結四個月之後,揚言若依據浮動油價機制,汽油每公升應漲三點三元,家用桶裝瓦斯每公斤要漲六元才不會虧本。但是如果一下子就調到“中油”公司認為不虧損的價位,老百姓將叫苦連天,因為實在不堪負荷。最可能實施的辦法是從四月份起,先行小幅度的調升,如先漲兩塊,然後再逐步加碼到應有的市場價格。
民進黨當局對經濟業務外行,懼怕通貨膨脹衝擊臺灣的物價,會增長民眾的怨氣,就採用短線治標的措施,強行以行政命令壓抑物價。單從凍結油、電、水等公營民生價格上施壓,卻只能短暫平息通膨于一時。後果是一旦解凍,物價將全面爆漲,更加深了民眾的痛苦。其實物價大幅上揚的現象在今年初已經出現,三個月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漲幅每個月至少3%,是十三年來的最高紀錄。執政當局實施凍結油價等措施,也沒有遏止住這一波波的物價上揚。
尚未交接的新當局必須要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不能再沿用民進黨政權不負責任、粉飾太平、短線治標沒有全盤計劃的瞎搞政策,否則臺灣的通貨膨脹將迅速惡化,更使得民心惶惶。
臺灣是一個高度依賴進口原料的經濟地區,進口物價上漲造成當地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國際原料價格不斷飆升,這種性質的通膨根本無法避免,只有被動的全盤吸收,而且也沒有急功近利的紓緩之道。
五月二O號以後的新當局,立刻要面對這一切,提出根本解決之道來。也就是説臺灣嚴重的通膨現象,即將全面散發出來,老百姓要有心理準備,市面上的價格會愈來愈貴,民眾口袋裏的錢更加不經花,在過好日子(如果有一天會來臨)之前,至少還得熬上更苦的一段時期,忍受物價飛漲的痛。在任何一個經濟體系中,徹底解決或和緩通膨的辦法是,提升整體經濟表現,快速拉高民眾的平均所得,振興內需,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來大批投資者,因而帶動島內的消費意願,逐漸使經濟景氣開始有良好的正迴圈。
這些都必須事先有妥善的長期規劃,做好相應的配套措施,逐步實行,假以時日方能見到效果。所以説臺灣的通膨恐怕還要惡化一段時期,如果新當局能有效率地發揮作用,一展他們號稱的經濟長才,一兩年後方能見到成果吧!
成功的經濟政策猶如因應氣候變化,順勢利導,不能像無知政客,只會用主觀意識形態逆勢而行。綠色政權八年來使臺灣當局負債十三兆台幣,民眾窮當局更窮。國民黨千辛萬苦奪回政權,接過來的是高築的債臺,民眾早承受不住的通貨膨脹,但是他們必須要概括承受這一切。
選民投下大量的信任票給馬蕭,對他們在選戰中作出的經濟承諾寄以厚望,期待另一次的臺灣經濟奇跡出現。如果這次真的有經濟奇跡,也不是馬上的事。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