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婁傑:篡改中文扭曲歷史 扁的又一蹩腳把戲

2008-03-06 15: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文史研究所所長婁傑今日在《環球》雜誌刊文説,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關鍵時刻,陳水扁當局又故伎重演,通過修訂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課程用語,把“國語”改稱“華語”,把“中文”改為“漢字”,把“中華文化”改為“本國文化”,把“鄉土語言”改為“本土語言”,以慣用手法搞“去中國化”活動。

  臺當局的用意仍是凸顯“臺灣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培植臺灣青少年“臺灣主體文化認同”,以形成對臺灣的“國家認同”,這是近些年來臺灣當局的一貫做法。

  “去中國化”登峰造極

  在李登輝主政後期,臺灣當局就規定從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增設“鄉土語言”,從小學生開始培養“臺灣主體意識”。1997年,臺灣初一年級使用新編教科書《認識臺灣》,將臺灣視為“無主之地”,鼓吹“新臺灣人意識”,削弱中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甚至為日本在臺殖民統治歌功頌德。

  陳水扁上臺八年來,為推行“漸進式臺獨”,變本加厲地搞“去中國化”,任命“臺獨”分子把持教育機構,將“臺灣主體性”列為“四大教育施政綱領”,不僅公務員應考廢除“國文”、“憲法”、“本國史地”科目而增考“日本近代史”,初等考試“本國史地”命題範圍僅限于“臺澎金馬”,而且把臺灣“鄉土文學”改為“臺灣文學”,把“漢字”改成“文字”,用“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取代中文拼音。

  特別在高中歷史課中增加“臺灣史”而縮小中國史,在“臺灣史”中切斷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在中國史中截去“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演變,納入“臺灣地位未定論”,否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正當性,只談“日本放棄臺澎金馬”,不談臺灣歸屬問題,扭曲中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認知。

  去年以來,臺灣當局又在高一歷史教科書中刪除舊石器時代北京人、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黃花崗72烈士等內容,並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刪改五千多個所謂“不當用詞”,如將“國畫”、“國字”、“國劇”、“兩岸”、“臺灣地區”等詞改為“中國水墨畫”、“中國文字”、“中國京劇”、“兩國”、“我國”等詞,使“去中國化”活動達到登峰造極地步。

  這次在修訂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課程用語中,臺灣“教育部”門有人指稱:“中文指中國地區使用的文字”,鋻於中國大陸改用簡體字,因而“將臺灣使用的繁體中文改稱漢字是有道理的”,將“國語改稱華語,可以讓外國人來臺灣學習時更沒有隔閡,更符合時代潮流”。

  中華文化貫通兩岸

  這是錯誤的言論。眾所週知,中文作為中華民族母語,是包括漢字和漢語在內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系統,被聯合國列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兩岸文化血脈相通,都是中華文化,因而兩岸同胞都使用共同的漢字和漢語。

  漢字是以象形為本源符號,從整體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會意文字,具有形音義三位一體表識功能,在世界文字中獨具特色。從商朝甲骨文算起,漢字形成和發展已有3500多年曆史。正是由於古人對漢字的創制與使用,中華民族才進入文明時代。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就收錄漢字9353個、異體字1163個。秦漢之際,漢字第一次大規模輸入日本和朝鮮。同時,大批漢字承載著中原文化向南方傳播,南方各少數民族開始使用漢字。已定型化漢字作為中華文化載體,伴隨文化交融和人口流動大規模輸入臺灣,成為通行文字。

  上世紀中期,國民黨退臺後,臺灣通行漢字規範化。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就收錄漢字49888個。兩岸使用共同的漢字,不過臺灣迄今仍使用繁體字,而中國大陸于1956年1月、1964年相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和《簡化字總表》,通行簡化字,對推動漢字使用起到積極作用,《新華字典》收錄繁簡體對照漢字20973個,《中華辭海》收錄繁簡漢字87019個。不能説臺灣使用繁體漢字是漢字,大陸使用簡化漢字就不是漢字。不管繁體字或簡體字,都是中國漢字,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文字。

  漢語是中華民族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社會活動最重要的思維交際工具,包括特殊語音、嚴謹語法、規範書面語、通行普通話與地域方言在內,成為兩岸同胞通用語言。現代漢語除普通話以外,還有北方語、吳語、湘語、贛語、粵語、客家語、閩語七大方言及口語。臺灣同胞絕大部分是中國大陸漢族移民後裔,既通行普通話,又流行方言。臺灣方言以閩南語覆蓋最廣,與中國大陸閩南語如出一轍,許多方言詞彙相同,主要分佈于福建大部分地區、廣東東部潮汕地區、海南島、臺灣大多數漢族居住區。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的客家語在臺流行很廣,與廣東東部北部、廣西東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及湖南、四川一些地區客家語一脈相承。有悠久歷史的漢語是兩岸同胞交流工具,什麼力量也割不斷。

  蹩腳的篡改

  中國語言經歷由文言文向白話文發展過程。文言文和白話文是中國書面語兩種形式。文言文詞彙豐富、語言凝練,但離群眾口語越來越遠。早期新文化運動承擔了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歷史責任,白話文迅速席捲中國社會。1920年,“北洋政府”承認白話文為“國語”,白話文成為中國正宗語言。新中國成立後,白話文在大陸成為通用語言,現代漢語詞彙得到發展,僅《中華辭海》就收錄漢語詞語380566條,《辭海成語詞典》則收錄漢語成語49050條。

  臺灣當局把“中文”改為“漢字”,把“中華文化”改為“本國文化”,不符合“中文”和“中華文化”特有涵義,令兩岸同胞感到十分蹩腳。因為“漢字”是“中文”組成的最小單位,不能取代“中文”全部內涵。如果把“中文”片面理解為“漢字”,就等於篡改“中文”內涵,減少“語音”、“語法”、“詞彙”、“普通話”和“方言”等很多內容,這在中國語言文字邏輯上不能成立,必然誤導臺灣中小學生對中文的正確認知。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總和,臺灣當局強調所謂“本國文化”則不能涵蓋全部中華文化。

  至於把“國語”改稱為“華語”,把“鄉土語言”改稱為“本土語言”,其用意則十分明顯,陳水扁無非是想扭曲歷史,泯滅中國的文化,歧途從思想上分裂臺灣同胞和中國大陸。臺灣當局對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課程用語做如此修改,意在割裂兩岸血緣歷史文化關係,凸顯“臺灣文化”具有“主體性”和“獨立性”,為“臺獨”奠定教育文化基礎。

  兩岸同胞具有共同血統、生活方式、語言文字和民俗宗教傳統,都是中華民族一部分。陳水扁當局既無法改變中華民族凝結要素去再造“臺灣新民族”,又無法脫離中華文化傳承去再造所謂“臺灣文化”。兩岸同胞使用共同的語言文字,這是兩岸同胞親情交往和文化共識的基礎,這種黏合劑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臺灣少數人在教育領域繼續搞“去中國化”活動,終將徒勞無功,難以割斷兩岸的中華文化傳承。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