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太陽花激情誤導 決策回歸基本面

時間:2014-09-02 09:30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2日發表社評指出,社會像一鍋水,在加溫狀態下伸手摸它和在常溫狀態下伸手摸它,感受絕不相同。最近,臺灣競爭力論壇與《聯合報》所做的兩項調查,均不約而同驗證了這個道理,臺當局、朝野政黨及民眾要重視水鍋現象。

  先看臺灣競爭力論壇在8月29日公佈的民調。太陽花學運發生後,對比該論壇的民調中,臺灣民眾認同“我是中國人”的比例,曾跌至46.8%的歷史低點,在學運平息4個多月後,臺灣民眾對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則回升至53%,自認是中華民族者也回到87%的水準。

  此印證了臺灣社會有著強固的基本面,短期的政治波瀾,雖然會干擾水溫,但只要事件平息,很快的,人民的感受與傾向又回到常溫。

  另一份《聯合報》民調,更打破了在太陽花學運後,社會大眾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在太陽花學運抗爭達于巔峰時,看到大批年輕人云集街頭、佔領“立法院”、侵入“行政院”大樓,高聲呼吼,一張張年輕的臉孔,讓社會各界張皇地思索: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新世代的臉譜真的如此憤怒嗎?透過媒體折射作用,一些直觀式印象倉促形成:時下的年輕人不滿現狀、充滿憤怒、對未來憂慮、抗拒改變、“反中仇中”、反全球化。

  《聯合報》的調查結果,在許多地方都違反了以上的直觀印象。在該調查中,年輕人相較于其他世代,是最快樂的一群、是最願意到大陸與國外開創人生的一群、是最反對保護主義的一群、是最有自信面對來臺的陸資與外資的一群…。

  這樣的調查結果應該要很驚訝嗎?其實,抹去太陽花學運帶給社會大眾誤導,從人類心理與生理的成長階段來看,年輕人本來就比年長者更懷抱浪漫、更願意築夢、更不怕改變、更敢於冒險、更勇於挑戰,這才是年輕人真正的面貌。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落差?這也和年輕人的另一項特質有關。如果把年長者的特質描述為不動的山,年輕人的特質就是迅捷靈活的風。年輕人的反應靈活敏速、易於吸收資訊、敢於採取行動,這些特質讓年輕人更有活力,但也相對容易受同儕情感與單一事件的催化與激化。太陽花學運在巔峰時幾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潮流風尚,確實會産生暫態的加乘共伴效應。

  風來得快,沉澱得也快。所以,4個月後再重新檢視年輕人的臉譜,自然會和太陽花學運時看到的臉譜不同。當然,年輕人也確實對現狀有所不滿,特別是對貧富差距的感受,以及對臺當局政績的失望,這些也是太陽花學運得以凝結的力量泉源,這一點也不能忽視。但太陽花學運中,太多政治力量加溫的結果,讓年輕人的臉譜被簡化了,統統都被戴上了統一訂制的面具,只剩下抗爭與對現狀不滿怒吼。

  這樣的簡化,也誤導了臺當局與朝野政治人物的判斷。民進黨對年輕人在太陽花學運裏對臺當局表達的強烈不滿,喜上眉梢,當成其重返執政的勝利號角,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進一步得出“臺獨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的結論。這個結論來自於三個廉價的等式。太陽花學運=所有年輕人,“臺獨”=太陽花學運。於是,“臺獨”=所有年輕人。先不論太陽花學運有無一時的政治激情加溫,太陽花的領導學生主張“臺獨”,能等於參加太陽花學運的學生主張“臺獨”嗎?這若不是對年輕人心聲的誤判,就是一種曲解。

  執政的國民黨,似乎也因為在太陽花學運時摸到了沸水而嚇得驚慌失措,以為水永遠是沸騰的。卻未深思,許多當時當刻的沸水,往往都是政治柴火加工燃燒出來的,只能一時達于沸點,絕不代表社會常態下的真正水溫。

  於是,臺當局根據學運沸點時做出的決策判斷,現在看起來,就變得益加荒謬。例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太陽花學運時,因為國民黨對沸水的畏怯,做出了“先立法、再審查”的讓步,即同意兩岸人民監督條例先“立法”、再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使得兩岸的貿易法案在“立法院”從此陷入原地踏步、一事無成的困局,也因為這樣的誤判與退卻,讓臺當局的威信蕩然,從此臺當局政令難出、政策難行,臺灣陷入了嚴重停擺、社會進入更高張的對立。

  這些都是臺當局必須學得的教訓。要有智慧,不要被一時的社會氛圍所誤導;要有勇氣,不因一時的社會氛圍而退卻;更要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有信心,要相信,只要堅持對的政策,時間會讓社會情緒降溫,理性回復,就會贏得人民對臺當局政策的支援。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