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15日刊載社論説,國民黨最近對縣市長違紀參選人開鍘,開除七名黨員黨籍,並強調依黨章規定,被開除黨籍者,兩年內不得恢復黨籍。這個當斷則斷的大動作,給社會相當深刻的印象。
對於國民黨開鍘大動作,社會普遍予以肯定。國民黨這次縣市長選舉提名作業,相當程度體現了馬英九的意志;換句話説,馬英九對國民黨改革的要求,已從這次選舉邁開步伐,決立下“一體適用”的標準,不允許黨內還存在“投機”的空間。
全文摘要如下:
這七人被開除黨籍的原因,都是違紀參選,亦即,他們並未獲得黨的提名,仍執意參選年底縣市長。由於單一席次選舉,同一政黨不可能提名二人以上,因此他們堅持參選,就是挑戰黨紀,國民黨如果不做出明確果敢的作為,社會怎樣看待這個黨?
國民黨豈不知,這七人各有政治資源,他們中有副縣長、立法委員和地方民代,他們被開除黨籍後,國民黨在地方上難免會分裂,進而造成選票流失。然而,國民黨毅然祭出黨紀,意味選舉固然必須求勝,但不能賠上黨的形象,否則沒有規矩就不能成方圓。
有關提名程式,國民黨採取兩個步驟,首先,審評登記提名者的資格,採取排除法,如一審被判有罪者不予提名,這不是臨時決定,而是黨章規定。其實這和任何競賽一樣,參賽者必得通過資格審定,資格不符自然不能參加。其次,同一縣市通過資格認定者,如在二人以上,則經由事先公佈的規則篩選出一人,民調便是規則之一。其結果必然有人落榜,落榜者得為出線的同志助選。
國民黨一直存在“報備參選”或“徵召參選”機制,姑且不論選舉結果是勝是敗,這兩種“特準參選”模式,在情非得已下,可以補救無人登記提名的缺憾,但總不如事先協調謀定提名參選人,畢竟這不是常態的遊戲規則,若有人要求比照辦理,黨予以勸退就失去了説服力。
被開除黨籍的七人,如果參選到底,國民黨黨員的投票抉擇,便也同樣考驗國民黨的威信;因為,國民黨不會也不能去察看黨員是否將選票投給黨的提名人,但既為黨員,支援黨提名人乃是一種義務,否則何必加入這個黨?
國民黨確實需要改革,但改革不是威權的展現,而須在明確的制度下逐步展開。因此,制度的建立不能是空洞的、浪漫的,必須是正義的、公平的,更是人性的。相信,以馬英九的睿智,必能將國民黨帶入新而好的里程。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