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中國簡報”專欄刊文稱,中國首艘航母即將進行海試,而分析專家們很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即中國為什麼要建造航母?該航母可能擔負眾多任務?收復臺灣;解決西沙、南沙和釣魚島爭端;保護中國的海上交通線。至少在近期,中國的航母還無法達到全戰鬥狀態。上述幾項任務可能是長期的戰略規劃,而在該航母可用於開赴最讓中國煩惱的地區,以及國際焦點地區執行任務之前,解放軍海軍首先必須經歷長期的試驗、測試和訓練。但是,中國官方、專家、媒體,甚至每個中國人對於航母的期待似乎指向其他方面。
美媒提到,羅援少將稱:“中國擁有一艘航母完全正常……航母是大國實力的象徵。”解放軍空軍上校戴旭認為,航母是對霸權主義的“無聲威懾”,是一個圖騰。中國評論家們認為,該航母的購買和翻新改裝是一個“轉捩點”。新華社的一篇文章引述美國使用航母應對二戰後一系列危機的例子,指出航母是一種“話語權”的具體體現。在描述“話語權”時,該文章稱:“航母是國際關係和東亞的晴雨錶,當航母的出現還未知時,亞洲擁有‘無盡的藍色天空’;然而當航母出現時,東亞就會‘陰雨連綿’。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承認,航母是‘話語權’的顯示。正如美國在各種戰後危機中經歷的一樣,美國霸權和航母密不可分。”
上世紀四十年代,國民政府就將發展航母作為海軍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前解放軍海軍司令,及前中央軍委主席劉華清被認為是解放軍“現代海軍之父”,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提倡海軍向藍水海軍轉變,其中一項便是建造航母。從那時起,航母的發展因為劉華清等將領的退休而遇阻;此外,中國還面臨一些技術挑戰,如購買和發展先進電子戰和雷達系統。正如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伊恩-斯多瑞(Ian Storey)指出的那樣,蘇聯在“作戰理論、戰役理論和戰術”上對解放軍的影響也阻礙了其向藍水海軍能力的過渡。
然而,新一代作戰理論尋求增強中國的聯合作戰能力。《中國2010海洋發展報告》暗示,中國自2003年起就打算建造航母。《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計劃》明確提出,建設強大海洋國家的戰略目標。中國的海洋産業站在了歷史新的起點之上……2009年,中國提出了試驗性的計劃和建造航母的項目。與此同時,各種消息暗示了航母的可能存在。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2009年3月訪問北京時,國防部長梁光烈曾告訴他,中國仍然是唯一沒有航母的主要大國。人們需要檢驗航母在不同任務中的用途和面臨的挑戰,這有助於弄清楚這艘航母實際中能夠完成什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