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動蕩影響幾何?

時間:2011-03-03 16:40   來源:解放日報

  最近中東、北非的動蕩局勢牽動人心,其連鎖反應和負面效應逐步顯現。昨天,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與本報聯合舉辦了專家座談會,就中東變局的根源、影響進行討論。

  老問題新爆發

  專家認為,中東動蕩的性質不應以“革命”一詞一概而論,例如,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抗議人群既缺乏獨立的領導階層,也不具備先導性的變革思潮和明確的治國理念,徒使政局“有破無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缺乏明確政治主張的年輕人因民生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借助網路、微博等新型資訊媒體對現政府表達不滿的突發性運動。利比亞在具備上述特點的基礎上,還凸顯了地方部落勢力與卡扎菲政權的矛盾;巴林則折射出遜尼派政權與什葉派反對派間恩怨交織。

  總言之,中東動蕩的産生既有各個國家政治體制、社會矛盾具有同構性等表層原因,也有經濟狀況、就業環境惡化、宗教文化影響以及外部干預等深層原因,是這些國家長期積累的老問題的新爆發,也反映出中東發展模式轉型的艱難性和滯後性。

  中東面貌將變

  本次動蕩將對中東地區未來政治構架、安全形勢、力量對比産生深遠影響。一方面,中東一些其他國家,如阿爾及利亞、葉門等反政府抗議余波未平,約旦、沙特等君主制國家壓力甚大;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土耳其則面臨政治影響力擴大的機遇;再者,處於政治重建中的伊拉克、阿富汗如何應勢而動更值得觀察。

  作為第一個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的阿拉伯國家,埃及的“變天”對以色列衝擊尤為明顯,繼土以關係惡化後,埃以關係若再起波瀾將使以色列更加孤立。而力主輸出“伊斯蘭革命”的伊朗,則可能順勢而為,轉移以、美等國對其核問題的壓力。

  對發生動蕩的中東國家,專家認為,其未來方向不太會走西方式議會民主制道路,而伊朗式的伊斯蘭共和國或塔利班式的極端體制也非其所願。它們可能傾向於實行以軍隊參與為基礎、具有中東伊斯蘭特色的多元民主化體制:一旦局勢動蕩,就會如土耳其那樣,軍方在關鍵時刻出面干涉、穩定社會秩序,而後再還政於民。

  中東的動蕩也拖累了該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復蘇步伐,專家認為,國際油價是否會進一步上漲將取決於沙特的穩定狀況。

  美有何“輸贏”

  國際形勢中的美國因素歷來是討論焦點,以石油和戰略利益作為中東政策出發點的美國,在這次中東的大洗牌中又有何“輸贏”?

  專家認為,雖然在埃及動蕩伊始美國顯得措手不及,令多位盟友“心寒”,還被以色列質疑其掌控力,但在之後的中東變局中已呈現明顯的介入“塑造”姿態,為未來謀篇佈局。根據利益訴求,美國對該地區不同國家實施區別對待,執行雙重標準,極力將事態發展納入自己的軌道。

  對中國而言,中東是外交戰略要地,也關係我國投資安全、能源安全。中國應密切關注中東局勢,對可能出現的狀況宜及早研判。

  趙偉明、李偉建、余建華、劉中民、葉青、馬麗蓉、錢學文、金良祥、張屹峰、金應忠參加了本次座談會,潘光主持會議。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