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6日至14日訪問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和日本。此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已于10月底開始對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亞太國家進行訪問。美國此番以“接觸”為主題詞在亞洲地區展開的高調外交,有著“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戰略意味。
亞洲乃至整個亞太地區被視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區”,在經濟、政治、安全等多個層面對美國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因而在奧巴馬政府的全球外交戰略格局中佔有日趨重要的戰略地位。奧巴馬曾稱自己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太平洋總統”。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本 羅茲日前就他的亞洲之行吹風時説:“看看21世紀的趨勢圖就知道,亞洲的崛起是對我們這個時代具有決定意義的故事之一,經濟增長的中心正朝亞洲轉移。”希拉裏 克林頓10月28日在夏威夷發表講話時也指出:“我們知道,21世紀的大部分歷史將在亞洲書寫。這一地區將出現這個星球上最具變革性的經濟增長,亞洲的許多城市將變成全球商務和文化中心。”
基於上述認識,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在亞洲外交上採取了較前政府更為積極、主動、深入的“接觸”政策。希拉裏 克林頓説,奧巴馬政府在亞太地區致力推行“靠前部署”外交,將盡可能多的外交資源,包括美國最高層領導人、各方面專家派至亞太地區每一個角落,加快和拓展與該地區盟友、夥伴及東盟、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構的接觸步伐和範圍,其目標在於保持和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改善地區安全,增進繁榮,並推銷美國的價值。
在新形勢下,與到訪國加強經濟合作、為美國打開更多的出口市場成為奧巴馬此行的重要內容。在美國剛剛舉行的中期選舉中,經濟現狀成為美國選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奧巴馬政府也因此在中期選舉中栽了一個大跟頭。美官員表示,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是新興市場國家,也都是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美國力求與這些國家加深夥伴關係,推動彼此間加強經貿往來,打開美國出口市場,為美國國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奧巴馬對亞洲四國訪問的重點各有不同。此行中,奧巴馬對印度的訪問時間最長。在美國的亞洲外交方略中,印度被置於戰略夥伴的位置。哈佛大學教授、曾任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事務副國務卿的伯恩斯認為,印度的崛起正在改變全球地緣政治版圖,這對美國自身的全球利益具有重大影響,加強美印戰略夥伴關係因此變得迫切而必要。
由於墨西哥灣漏油等事件,奧巴馬今年曾數次推遲對印度尼西亞的訪問。這次美方就他訪問印尼進行了格外精心的安排。新美國安全中心亞太問題專家登馬克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奧巴馬曾在印尼有過一段生活經歷。此外,印尼是世界上排位第四的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位於中國與印度之間,且為下屆東盟輪值主席國。在美國與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加深夥伴關係的單子上,印尼位列其中。據悉,他在訪問該國期間將再次談及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問題。他對韓、日兩國的訪問,則凸顯美國在亞洲安全問題上“與地區核心盟友重新接觸”的意圖,具有較為明顯的指向。談及奧巴馬的這次亞洲之行,美國白宮官員解讀説,此行將致力於展示美國重新參與亞洲事務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