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近期鼓吹自己的民進黨兩岸政策,一度引發兩岸媒體民眾激烈討論,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稱:從表面上看,民進黨大動作調整兩岸政策,似乎是要給島內和兩岸樹立起一種新的形象,展現要重獲民心、再度執政的決心;就實質而言,民進黨所謂的路線轉型,不僅像是在閉門造車,更像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評論摘編如下:
前不久,民進黨召開所謂“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各方較量、相持之下,最終以“檢討紀要”作為對前九次“華山會議”的總結,既未端出所謂“憲政共識”作為對大陸政策的基礎,亦未得出“凍獨”的決議來開啟民共交流的大門。因此,繞了一大圈,民進黨依然原地踏步,並未有向中間靠攏的跡象,更遑論向西開進的趨向,故而民共交流大門依舊緊閉。就當前而言,究其緣由,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沒有符合兩岸預期,其黨主席蘇貞昌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因為他既沒有認清兩岸政治時局的歷史與現狀,也沒有出臺理性務實的政策導向,更沒有把握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潮流、大趨勢。其個人政治特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一)只看重個人利益,而忽略民眾需求
2012年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北,不論是民進黨內部還是社會各界大多一致認為此次失利是由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清晰、不明朗,搞模糊路線,並有走“臺獨”老路之嫌疑所致。也正因如此,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與深化的關鍵期內,無論是臺灣島內各主要群體還是國際社會主要力量都“一邊倒”地支援兩岸關係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換言之,大多數民眾都希望國民黨繼續執政,以此來維持兩岸關係的大好局面。
兩年前,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就曾在“敗選演説”中直言期冀民進黨能夠調整兩岸路線,並以其轉型帶領民進黨走完“最後一哩路”,以期重獲民心。其後,蘇貞昌就任民進黨主席,通過近一年半的觀察來看,蘇貞昌似乎完全拋棄了主流民意的需求,也忘記前幾次痛失政權的舊傷,而走上了獨具一格但又未被黨內務實派和大陸所認同的兩岸道路。可想而知,蘇貞昌的大陸政策毫無疑問就會四處碰壁,一旦端上臺面便會捉襟見肘,最後必定無疾而終。
眾所週知,蘇貞昌來勢洶洶參選上一屆黨主席選舉其動機是在於借此機遇力圖東山再起,早就對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蠢蠢欲動。因而,在他任內,他領導的民進黨必然成為他實現個人權利慾望的政治工具,由此,其個人利益也就必定會成為他制定所有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換言之,掌握了黨的機器,在追逐個人利益的道路上就形同於如虎添翼,更成為制約黨內潛在對手的殺手锏。譬如,所謂“華山會議”乃至新近的“雙北”市長候選人提名背後,都無不彰顯著個人權利角逐的影子,其用意不言而喻。
(二)只看重政策宣傳,而忽略實際行動
當然,蘇貞昌也未盡然完全忽視臺灣乃至兩岸主流民意的呼聲,為此,上臺之初,就大肆宣揚要給民進黨乃至兩岸換套新裝,致力於營造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不僅恢復所謂“大陸事務部”,而且成立了“大陸事務委員會”;此外,還召開了九場專門針對大陸政策的擴大會議。從表面上看,民進黨大動作調整兩岸政策,似乎是要給島內和兩岸樹立起一種新的形象,展現要重獲民心、再度執政的決心;就實質而言,民進黨所謂的路線轉型,不僅像是在閉門造車,更像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時至今日,蘇貞昌所主導的所謂“對陸政策”,並未出臺獲黨內認同、使民眾支援、讓大陸信任的兩岸政策,由此看來,民進黨要走完所謂“最後一哩路”實為難上加難。如果説一位領導者信誓旦旦光説不做、抑或是口是心非,那麼他還能用怎樣的方式取信於民?如果説一位領導者再三漠視民意所向和大勢所趨的歷史潮流,那麼他還以何在政治生涯中立足和問世?如果一位領導者不能帶給其民眾和平的生存環境與充裕的生活條件,那麼他還有什麼資格佔據和利用其權力資源來謀取個人利益?
不過,儘管如此,蘇貞昌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以為通過“放空炮”的手段就可以重振旗鼓,毫不誇張的説這顯然有些異想天開。從如下三個指標就可得以驗證:對於民進黨所謂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首先在其內部本身就眾口不一,存在諸多雜音,能否作為民進黨未來統一的兩岸政策走向依然還是未知數且具有很大變數;其次,在臺灣島內,各方反應也十分被動和消極,似乎這一政策的面世並沒有獲得大多數民眾的好感;最後,大陸也在第一時間就民進黨的所謂“對陸政策”總結報告進行表態,並予以否定。可見,民進黨在經過一陣“翻箱倒櫃”之後,仍未找到開啟民共交流的“金鑰匙”。所以,蘇貞昌這盤棋基本上註定了只會是“死棋”,能不能走活,還有待繼續觀察。
[責任編輯:李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