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原定於今日舉辦的第一場“華山會議”因故延期,在這一時刻,會議重要性不言而喻。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民進黨大陸政策面臨內外雙重挑戰,既然有意擴大參與、擴大場次舉辦“華山會議”,民進黨就應該在現實的基礎下,務實的面對兩岸現狀,提出可行見解和政策,讓民眾對民進黨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有一點信心吧!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原定於今天舉辦,由黨主席蘇貞昌親自主持的第一場“華山會議”因故延期,然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正處於內外交逼極其艱困的時刻,這場會議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民進黨兩岸政策面臨內外雙重挑戰,就內而言,謝長廷開始走自己的路,臺灣維新基金會29、30日兩天將在香港與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共同舉辦兩岸論壇,“謝係”學者、黨內公職、地方黨部人士將大舉參加,民進黨中央的大陸政策面對嚴厲挑戰。
就外而言,“吳習會”已對國民黨主張的“一中架構”與共産黨提出的“一中框架”建立了共識,兩岸關係在兩個執政黨主導下,將産生進一步的變化。可以預期,更深化的兩岸交流,將推動兩岸經濟利益與社會關係的進一步融合,進而改變民眾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與態度。民進黨中央不動如山的大陸政策,顯然也會遭到兩岸潮流的衝擊。
就議題而言,民進黨也面臨重大考驗。兩岸兩會已大致議定兩岸互設辦事處相關事宜,民進黨雖然高喊辦事處要有“外交使領層級”的規格,卻從來不曾務實參與討論,民進黨要求的“外交使領層級規格”,究竟是對名稱還是實質功能的堅持並沒有具體説明,所謂“規格”的內涵為何,均未見提出。未來在“立法院”,民進黨將如何表態,將是考驗。
“習吳會”後兩岸關係可謂“輕舟已過萬重山”,但蘇貞昌在美國説“願意和中國政府對話”、“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是中華民國”、“民進黨堅持不能被鎖進一中框架之中,不接受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卻還是“臺獨”本質的老調。
面對“習吳會”後全新的兩岸關係發展,民進黨中央仍然堅持著“臺灣共識”與“臺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教條,顯然不足以因應未來情勢的變化。“臺獨黨綱”在東亞地緣政治與兩岸關係急劇變化下,更到了必須重新理性思辨的時刻,要在追求執政或實現理念兩個完全不同的政治目標中做出的明智的抉擇。“華山會議”是一個可以充分溝通討論的時機。
民進黨青壯派不少人對黨中央不務實的兩岸政策不以為然,亟思在兩岸政策上有所突破,除謝長廷外,郭正亮、林濁水等人都曾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既然黨中央有意擴大參與、擴大場次舉辦“華山會議”,就應該在現實的基礎下,務實的面對兩岸現狀,提出一套可行的見解和政策,讓民眾對民進黨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有一點信心吧!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