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落幕,馬英九當局完成人事改組,民進黨展開黨主席改選與敗選後檢討。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論分析民進黨選後人事變動情況。社評指出,民進黨則暗潮洶湧,謝長廷、蘇貞昌動作頻仍,選舉期間匯集可觀人氣的蔡英文能否再戰2016,實言之過早。
社評摘編如下:
春節假期落幕,馬英九當局完成人事改組,民進黨展開黨主席改選與敗選後檢討,臺灣啟動政治新局。相較于國民黨偏向穩定的人事,民進黨則暗潮洶湧,謝長廷、蘇貞昌動作頻仍,選舉期間匯集可觀人氣的蔡英文能否再戰2016,實言之過早。
馬英九進入第二個4年任期,其接班人已浮上臺面,除了副手吳敦義之外,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臺北市長郝龍斌動向都備受矚目。
民進黨選後人事相對於藍軍就複雜許多。蔡英文敗選後,黨內外都響起2016年再戰的擁戴聲浪,剖析挺蔡呼聲其實可分成兩類,第一是支援者以及黨內擁護者的熱情;其次就是派系鬥爭、世代交替浪潮所驅動,若干人不願意見到老天王再度復出,卡住2016年,讓民進黨內交班遙遙無期。
民進黨內最近的氛圍和2008敗選時有點類似,儘管蔡英文陸續拉拔蕭美琴、陳其邁、鄭麗君等人進入立法院,有英係的味道出來,但距離新潮流、蘇係、謝係的規模和戰鬥力還是差很大,對其他派系尚無明顯威脅。在選後的振蕩期,各派系在誰都不放心誰,誰都不服誰的情況下,蔡英文暫時繼續被供在共主的寶座上,直到下屆黨主席産生,出現新局為止。
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黨內要求老天王不要再選2016年的聲音一直存在,有利於蔡英文可以繼續成為民進黨的共主,然而蔡如何在失去黨主席光環後成為光桿共主?對她將是嚴厲的考驗。環觀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綠軍要角,要成為有實力的天王,首重經營與造勢能力,除了要有一群饒勇善戰的子弟兵,自己也要透過持續創造議題,為自己加溫。例如,在大型選舉時巡迴全臺輔選、透過基金會或辦公室與外界互動,甚或如謝長廷在媒體開節目擴大發聲管道等。
蔡英文2008年被推上民進黨主席,後來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都被冠上非典型政治人物之稱,講好聽的,她有自己的風格,不隨波逐流;但在臺灣要參政,就要走入人群,臉皮要厚,要勇於推銷自己。蔡在擁有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身分時,每天都有大批媒體跟在她後面,她不論説什麼、做什麼都是新聞,等她什麼身分也沒有時,就得要創造被報道的價值,才上得了媒體,曝得了光。蔡英文如果還是維持蔡教授風格,説話清淡,回避重點,繞開爭議,光環消耗的速度會遠超過她的想像。
蘇貞昌、謝長廷看似都有意參選黨主席,動見觀瞻。特別是2008年、2012年兩度爭取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未果的蘇貞昌爆發力不容小覷,如果蘇不放棄,2012吞敗的蔡,不見得有機會再戰一次。
2014年臺灣舉行的“七合一選舉”(7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更是轉捩點,蔡英文已經選過臺灣地區領導人,沒有道理再回頭選地方首長。除非她改變作風,模倣陳水扁當年,組織大型助選團巡迴全臺,借輔選拼人氣、鞏固地方人脈,否則在蘇、謝等都卯足力輔選時,蔡若還是一貫非典型作風,選舉結束,臺南市長賴清德順利連任,各派系也都順利借著輔選操兵,蔡在黨內很快就邊緣化了。
即使蘇貞昌放棄問鼎2016,被視為民進黨明日之星的賴清德更是蔡英文的勁敵。他所屬的新潮流在民進黨內又有堅強實力,機會甚大。賴清德現在極其低調,言必稱以市政為重、也無意選黨主席,是怕槍打出頭鳥,他現在蹲得愈低,未來跳得愈高。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民進黨接下來的“肉搏戰”中,蔡英文的中生代背景,條件比謝長廷、蘇貞昌好,但絕非立於不敗的優勢。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