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道説,質言之,蔡英文這套論述的核心就是“回避”!“不同”與“求同”看似新鮮,卻看不到新意,充其量只是求短打上壘式的安全表述。蔡英文想藉此在未來的黨內初選或甚至“大選”捲起千堆雪,恐怕只能“和而不同”。
報道指出,兩岸政策攸關臺灣未來走向,有志“大位”的都責無旁貸,必須實質提出具有高度的政策主張。蔡英文當過“陸委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更有責任與眼光提出具有實踐性的兩岸主張。
但她集結眾人腦汁形塑的這套兩岸論述,應該回答幾個問題:首先,What's new and different?(有何新意與不同?)蔡英文主張“從臺灣認同出發,以臺灣價值為核心”,“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繁榮發展的契機”,這些話聽起來辭藻華美,但和當年陳水扁提出“四不一沒有”或“兩岸統合”的動機與背景,新意在哪?有何不同?
其次是How?(如何實踐?)蔡英文必須先具體回答,她刻意回避“九二共識”與ECFA等目前促成兩岸互動的議題,未來如果由她執政,她是否繼續回避?如果回避,兩岸該如何“和而不同”與“和而求同”?
此外,民進黨將以“全民調”決定2012人選,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通篇回避爭議性議題,表面上擱置歧異,實際上也缺乏處理歧異的基礎。
蔡英文提出論述後,外界更關注的是What's next?(下一步是什麼?)想出這一套論述的蔡英文,有沒有想過實踐後的“下一步”?蔡英文主張“政策有可實踐性、智庫有對話性”,但類似蔡英文是否登陸等議題,卻成為民進黨最敏感難解的議題。
報道説,陳水扁過去把“主權”當成兩岸衝撞的政治籌碼,蔡英文回避可能引發爭議的“主權”用語,固然避開政治爭議,難免被質疑沒有擔當。
報道稱,身為民進黨新生代領袖,蔡英文不能只靠虛無論述的老招dodge the bullet(躲子彈)。拿不出牛肉,這套“八字訣”論述恐仍流於文字堆砌,缺乏令人驚艷的開創性。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