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莫讓狂妄自大傷害兩岸民眾情誼

2014年05月20日 09: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知名音樂人陳升最近在接受親綠媒體訪問時説“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反服貿”、“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再來談統一”云云,在兩岸招致一片鞭撻之聲。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其言語極盡嘲諷、揶揄之意,根本就是語出傷人。他自以為敢言敢罵、很有骨氣,殊不知卻暴露出自己愚昧無知、夜郎自大的狹隘視野。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知名音樂人陳升最近在接受親綠媒體訪問時大放厥詞,説“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反服貿”、“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再來談統一”云云,在兩岸招致一片鞭撻之聲。服貿議題在島內引起巨大爭議,陳升當然也可以就相關議題“高談闊論”,不過其言語極盡嘲諷、揶揄之意,根本就是語出傷人。他自以為敢言敢罵、很有骨氣,殊不知卻暴露出自己愚昧無知、夜郎自大的狹隘視野。

  陳升在接受訪問時,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即使不到大陸演出,把臺灣市場做大了,一樣可以賺錢。陳升“賺錢有道”,無可厚非,但若以此否定兩岸服貿,以為臺灣經濟靠內需就可持續發展,顯示是井底蛙之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地區可以閉關自鎖,以前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不復存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個經濟體都要對外開放,而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獲得進入對方市場的優惠待遇,以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也因如此。

  臺灣市場狹小,自然資源稀缺,決定了它不能以推動內需來主導經濟發展,而是必須積極開拓島外市場。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實現經濟騰飛,主要是臺當局實行了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並以産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而與臺灣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大陸就為不少臺商提供大展拳腳的市場和商機。例如,統一集團當年搭上了大陸經濟增長的快車而茁壯發展,成為華人世界規模最大的食品業者之一。

  然而,這十多年來,島內由於政黨惡鬥,大大影響了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加之臺灣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沉疴痼疾,使經濟發展陷入停滯,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之尾。“拼經濟”是臺灣社會的當務之急。當島內不少打工一族抱怨“22K”的低薪時,陳升卻説“我們不需要這麼多的錢”,還説“我認為我還可以再貧窮一點”。此言只能反映陳升不知民間疾苦。陳升或許無須為生計而煩惱,但臺灣還有不少基層民眾為三餐而勞碌奔波,希望賺更多的錢。自2008年6月開放大陸開放居民赴臺觀光以來,為臺灣帶來3500多億新台幣的收入。臺灣基層民眾也受惠不少。據統計,島內夜市的遊客當中就有一半是陸客。

  至於陳升所説“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再來談統一”看似一句玩笑話,但骨子裏是孤芳自賞、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的狂妄和自大。不可否認,大陸民眾素質參差不齊,但陳升言辭尖酸刻薄,難道就是“文明的榜樣”?且不論兩岸本就是一家人,不應互相攻擊,即使是面對毫無干係的人,也應給予相應的尊重和包容。不少到過的臺灣的大陸民眾都稱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意即認為臺灣是一個有文明有禮的社會。期盼島內一些人謹言慎行,不要傷害兩岸民眾的情誼。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