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距離臺北大約40分鐘的車程,卻跟臺北有著不同的城市氣質。
3月的一天,友人開車,從臺北出發,駛過雪山隧道,進入蘭陽平原。臺北的艷陽藍天瞬間轉換,窗外已成山色空蒙、霧鎖輕煙的水墨畫。臺灣有古語:竹塹多風,蘭地多雨。宜蘭的美少不了這細雨和薄霧。
車子繼續行駛,撲入眼簾的是大片大片的綠色。沒有高樓、沒有商廈,只有田野和古樸的民居。“知道我們臺北人為什麼喜歡宜蘭了吧,因為這裡什麼都沒有。”友人的話,不必用邏輯推理,我的眼和心已經在應和。
宜蘭的美,在臺灣作家舒國治眼裏是這樣的:宜蘭偏處臺灣東北一隅,是臺灣最幽美的一塊佳土,山水清曠,田野親人。房子與稻田永遠相鄰,而遠山時在眼簾,溪水尺寸正好,清澈流經城鄉。這樣的景致,是所有臺灣孩子當年的眼界……三邊環山,一邊面海,或許是之前的交通不便,宜蘭得以維持一種更為淳樸的自然風光和生活情調。沒有喧囂、沒有忙亂,這未經雕琢的鄉野味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鄉下”的感覺成了宜蘭的旅遊資源,觀光、休閒農業漸盛。
到宜蘭,午後時光。友人説,一定要去喝杯下午茶!“為什麼是一定?”我有些詫異。“因為可以喝出宜蘭的味道。”友人的回答更添幾分神秘。
於是,我們來到了舊城南路。叢林掩映中,隱約可見一處所。循著細碎的白色鵝卵石慢慢走,鉛紅色的磚砌矮墻上懸挂匾牌説明來處——舊宜蘭農林學校校長官舍。踏入庭院,別有洞天。花樹繁茂,綠草茵茵,蜿蜒小路延伸到一處日式的老建築,上書——宜蘭文學館。
校長官舍、宜蘭文學館,名稱的變化清晰顯示了這座建築的前世今生。在臺灣,有不少老建築透過當地政府或是業者的翻新、融入新元素,重新煥發生機。想必這也是一座“會呼吸”的老建築!還沒踏入館內,已有驚喜。院子裏,有繪本步道,介紹“文學與戲劇”這樣宏大和理論性的話題,卻用了講故事的形式。有家長帶小朋友一路看過去,讀了故事,也了解了宜蘭有哪些文學家、臺灣又有哪些文學家。
走進敞開的木拉門,現在的文學館還是要脫鞋進入。走在木地板上,每位訪客都輕輕放慢腳步,不忍打破房舍內原有的靜謐。文學館的工作人員迎上來,是一位40歲上下的文靜女士。細聲細語,建議我們選擇靠窗的位子。“館內都可以拍照,所有書本也都可以借閱。希望你們可以度過一段悠閒時光。”
老建築本身就有歲月時光駐足。憑窗而坐,眼前是院子裏高大的樟樹,挺拔佇立;憑窗而坐,紛亂的思緒剎那靜止,感覺到的只有耳邊輕輕吹過的風。文學館裏書不少,每本書都是當年宜蘭農林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還有當年學生借書還書的記錄。
聽工作人員介紹,文學館裏有不少常客,點上一杯茶或咖啡,再選上一本喜歡的書,一呆就是一下午。我們也點了一壺茶,説是茶,其實是蓮花沖泡。風乾的蓮花慢慢吸水,慢慢在杯中綻放。我也選了一本書——舒國治的《理想的下午》。
人稱“舒哥”的舒國治在臺灣早已赫赫有名,散文絕妙,卻出書不多。從美國東岸到英國牛津,從歐陸的咖啡館再到大陸的臥鋪火車,《理想的下午》被眾多讀者視為“旅行文學”的典範讀本。
這大概就是一個理想的下午吧!這樣的下午裏,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欣賞風景、聞香品茗、閱讀美文;這樣的下午裏,我們可以擁抱綠地藍天,放慢總是匆忙的腳步讓心靈休憩;這樣的下午裏,我們也體會到了宜蘭的味道。(李煒娜)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