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大陸作者的文章,敘説大陸人濃濃的寶島情。文章説,父親心中有一個臺灣,我心中亦有一座寶島,但不變的是共同的夢──有朝一日自由地穿梭在海峽兩岸。
全文內容如下:
假如今天我問到身邊的朋友是否想去臺灣,我想多半都會説:“想,誰不想啊”,我還敢猜測不等我問到他們想去哪些地方,想去的都會回答:“日月潭、阿里山、臺北101、西門町、臺灣大學、九份……”,並且多半還能對這些地方講解一二,很有讓人感覺她們在某個時候已經到訪過。可事實上,大家都沒有去過這些地方。換做大陸以外的其他地方,我們又有誰能描述得這麼流暢呢?
雖沒有去過臺灣,但臺灣彷彿就在我們身邊,對其風物人情常侃侃而談,似乎每個人都略知一二。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情緣?跟一夥沒有去過臺灣的人聊臺灣,大家又都能對臺灣説之一二,這又是什麼樣的一種意境呢?
父親特別肯定的跟我抬杠説,臺灣很小,人口還少,還説經濟不怎麼好;我回來後告訴他,臺灣人口雖少,但早已建成小康社會。朋友説,臺灣很富,現代化建築很多,家家都有私家車,在臺灣的大街小巷隨時都能看到明星等等。回來時我告訴他,臺灣總體經濟還蠻不錯,現代化建築也有,但很多家庭也沒有私家車,見到明星的概率比較大,但也不是隨時都能見得到。
我就感興趣了,為什麼我的朋友沒有去過臺灣,但臺灣他們也還算了解,可大家在描述臺灣的時候,也總會出現偏差。他們描述的臺灣,其實都是想像中的臺灣,多半源於周圍長者的講述,雖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但缺少了與時俱進。
父親心中有一個臺灣,我心中亦有一座寶島,但不變的是共同的夢──有朝一日自由地穿梭在海峽兩岸。這個夢,早已在心中生根發芽,父親想過,我去過,但還都只是過客。什麼時候,我們不再隔海相望?臺灣很近也很遠。(作者趙培峰,來自河南禹州)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