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2日發表社論指出,把臺灣夜市這種帶有強烈庶民風格的飲食休閒風格變成一種觀光方式與景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發展美食觀光,臺灣夜市仍須努力。
社論摘錄如下:
臺當局“觀光局”日前舉辦第一屆特色夜市PK大賽,要選出最環保、最友善、最有魅力、最好逛和最美味等五大特色夜市。選拔期間,不但商家全力宣傳,縣市首長也全力投入拉票,形成激烈競爭。
臺灣夜市有小吃,也販賣各式各樣用品,呈現出臺灣庶民的生活與文化,因此,如果想要認識臺灣本土特色,走訪各地夜市、品嘗美味小吃,是最迅速、有趣的方法;近年來,觀光夜市更成為臺灣各地方政府推廣觀光旅遊的賣點與亮點。事實上,臺灣著名的夜市早已成為愈來愈多觀光客必到的景點,臺灣的夜市文化聲名遠播,連國際知名的旅遊頻道都做了專題報道。
不過,觀光客、尤其是國際觀光客到臺灣逛夜市,究竟是來“體驗”臺灣夜市豐富多元飲食與休閒文化,還是抱著“獵奇”的心態、湊湊熱鬧,卻並沒有消費的意願,倒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夜市是臺灣人生活的一環,主要有三大據點:一,廟宇附近形成的夜市。如臺北慈佑宮旁饒河夜市,萬華龍山寺旁的華西街夜市、廣州街夜市等。二,學校附近商圈形成的夜市。來自不同縣市的大學生在學校附近租屋群聚,慢慢形成夜市或商圈,師大夜市、逢甲夜市都是有名的學校商圈型夜市。三,外來者聚集處形成的夜市。都會邊緣地帶因地價較便宜,生活指數較低,常是外來者聚集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形成夜市。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