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心油”事件越滾越大,島內食品大廠紛紛牽連重創,幾十年老字號竟傳出掉換包裝、調高價格,出售牟利的經營弊端,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用道德論來批判廠商、乃至用重罰來懲戒違法,實際是不會有任何作用,現在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機,在於諉責廠商自律,顯然是行不通,如何亡羊補牢,重建消費者的信心,已成為臺當局責無旁貸的工作。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黑心油”事件越滾越大,島內食品大廠紛紛牽連重創,幾十年老字號竟傳出掉換包裝、調高價格,出售牟利的經營弊端,臺灣食品GMP協會理事長也已宣佈辭去職務。産業商譽和官方把關,雙雙慘輸。在這一片眾聲喧嘩的市場恐懼中,如何亡羊補牢,重建消費者的信心,已成為臺當局責無旁貸的工作。
首先,用道德論來批判廠商、乃至用重罰來懲戒違法,實際是不會有任何作用。當“商道”就是“王道”之類邏輯氾濫的時代,它就已註定會是個價值庸俗的環境。將本求利、薄利多銷,或者“殺頭生意有人做”等等,被奉為市場求生的最高法則,“你不做,也會有人做”,一定變成老闆們推卸良心責任的簡單藉口。被逮到的,心不服,甚至口也不服;沒被逮到的,暗慶僥倖,不久又故態複萌。“法不罰眾”,殺一儆百的效果,也約束不了多久。
其次,這次出包的,都是經營歷有年績的大廠。如果用所謂“品牌”來衡量,它們絕對都夠行情。所以被逮到的,大多辯稱他們也是受害者,已經花了高於他人的成本,結果還是遭到連累。而消費者大概也該覺悟,這可能完全是個“共犯”結構,金字塔的頂端猶且如此,基層之不堪聞問,可想而知。
所以現在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機,在於諉責廠商自律,顯然是行不通;專業的認證機制,也多由這些大廠來左右。“為政之道不難,不得罪巨室”的壓力下,各級政府的抽檢工作,如何落實,而能從最上游正本清源,讓不肖商人及早現形;也令心存僥倖者,整飭産品,恐怕是公權力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哀矜勿喜,黑心油不止關係消費者權益;公司出包,受僱員工的工作權也將受損,産業、當局雙輸,補救實屬刻不容緩。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