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從速從寬實現陸客自由行 為臺經濟注活水

2011年02月10日 15: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10日刊出社論説,臺當局在與大陸協商自由行時,不要被枝節或個別利益所困,而應儘速完成協商、早日實現開放;而且,在開放人數、城市與流程方面也應從寬從簡,最好不要設限;並希望今年中以前開放大陸民眾來臺觀光自由行,以掀起新一波陸客來臺觀光熱潮,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

  文章摘編如下:

  臺“觀光局”初步統計,去年大陸民眾來臺人數超過150萬人次,來臺旅客總數則逾500萬人次,雙創歷年新高。臺當局發展觀光産業打鐵趁熱,正與大陸展開協商,希望今年中以前開放大陸民眾來臺觀光自由行,以掀起新一波陸客來臺觀光熱潮,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

  自2008年中馬英九開放大陸民眾來臺觀光以來,初期設定的每日上限3,000人,很快就在2009年不敷使用。今年起,臺當局再把陸客來臺人數的上限提高到每日4,000人;但以目前陸客來臺觀光的熱度來看,此一上限也將很快就被超越,“陸委會”已表示將在第二季時,再檢討放寬至每天5,000人,並逐步達到馬英九競選時喊出的每天1萬人目標。

  在陸客來臺人數快速增加下,許多商機也應運而生。比方説,多年以來一直虧損經營的臺北101大樓終於在去年第一次出現獲利,主要就是做為全球第一高樓的101是陸客來臺觀光的首選,大量陸客的參觀與採購帶動101業績直飛沖天;另外,陸客高度喜愛的鳳梨酥,其産值也由以往每年的60億元上下暴增到240億元。

  然而,陸客來臺觀光雖帶來許多生意,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的生意是由特定商家或産業獨享,例如特定的旅館與餐廳等。原因之一即在於,目前臺當局規定陸客來臺觀光必須“團進團出”,亦即所有來到臺灣的大陸民眾,都要由臺灣的導遊帶著走。因此,陸客的吃、住與採購行為,絕大多數被限制在與旅行社有簽約的特定商家。

  在這種規定下,只有這些商家能參與陸客來臺觀光的商機,而佔多數的其他商家卻無法雨露均沾。所以,很多計程車司機納悶:“來臺灣的大陸觀光客這麼多,為什麼我一個都載不到?”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陸客都是團進團出,坐的是旅行社安排的遊覽車,計程車當然一個都載不到。

  陸客團進團出還隱含更大的問題;因為需在大陸先參團,所繳團費有一部分被大陸的旅行社抽走,臺灣的旅行社分到的團費自然少了。在將本求利下,臺灣的旅行社在安排陸客行程時,就會儘量以能提供更多回扣的旅館和餐廳為主。羊毛出在羊身上,旅館和餐廳提供了回扣,其所提供的住宿、餐飲等服務的品質也很可能打折扣。如此一來,形成了惡性迴圈,日積月累下就會造成陸客對臺灣觀光品質低劣的印象。

  為提升陸客來臺觀光的品質,最好的做法是開放自由行;因為這讓陸客得以選擇自己來或參團來,如果旅行社無法提供優質的服務,陸客就可選擇自由行。

  陸客擁有選擇的自由,才能促使臺灣的旅行社以提供更佳的服務來吸引旅客,也才有可能把陸客來臺觀光的整體品質提升起來。

  開放陸客自由行還有更多的好處。第一,自由行讓陸客選擇他們要住的旅館,不必經由仲介的剝削;並因自由行的旅客會選擇更好的旅館進住,意味他們在臺的花費會更多。第二,自由行的觀光客能自己決定景點及餐廳,因而他們的消費能普及于臺灣大部分的商家,使開放陸客來臺的政策效益由全體商家所共用,包括一般餐廳、藝品店,甚至計程車等。第三,為服務大陸觀光客,相關的服務産業必然會增加,也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大多是非技術性的就業機會,這可以吸納目前很多的非技術失業人口,有助實質改善失業問題。

  因此,臺當局在與大陸協商自由行時,不要被枝節或個別利益所困,而應儘速完成協商、早日實現開放;而且,在開放人數、城市與流程方面也應從寬從簡,最好不要設限,因為陸客自由行為臺灣帶來的商機是由絕大多數民眾所享,而這正是臺當局推動“庶民經濟”所想要的結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