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11日社論説,福島核災屆滿3年。過去1年,日本在災區的重建進度有限,但其國內非核、反核的氛圍已微妙變化,朝有條件重啟核電廠的方向發展。當時率先宣佈2022無核家園的德國,也因再生能源代價極高,替代的天然氣又過度依賴俄國,質疑聲浪空前。其他核電國家經過“福島省思”後,多半亦繼續發展核電。
福島災區雖已同意若干災民返回家園,但重建難度顯然遠超過預期,無法克服。近2500萬噸輻射污染垃圾的移除,至今毫無進度,政府説“現地暫時儲存”,但民眾普遍認為現地是“終極儲存場”。遭輻射污染的土壤需客土替代,但既找不到新土,污染土方也沒地方願意收容。類似難解的問題一大堆,棘手之極。
儘管如此,隨著時間變化,非核氣氛卻逐漸發生變化。跡象一,擁核派首相安倍晉三支援的舛添要一當選東京都知事,擊敗鼓吹無核家園的前首相細川護熙及小泉純一郎聯盟;跡象二,安倍內閣最近針對核電廠周圍30公里內的157個地方政府進行“是否同意重啟核電廠”的問卷調查,結果近3成“同意”或“有條件同意”,與“不同意重啟”旗鼓相當。這與災後幾乎沒有任何地方政府同意重啟核電廠,已有顯著變化。
氛圍之所以逐漸變化,原因包括:其一,核電廠全面關閉對日本經濟和民生的傷害,超出了人民的承受力。關閉核電廠後,能源缺口以進口天然氣填補,災後3年總計支出達2200億美元;這個數字,和近3年日本的貿易逆差值相當。此外,因能源短缺而導致若干企業縮小生産規模,也造成海外市場流失;這部分尚無法量化計算。
其二,日本眾議院組織獨立調查委員會提出事故報告,定位福島災變不是地震、海嘯等天災,而是人禍。福島所屬的東電公司,30多年不理會核管部門的建議,長時間忽視國際核安應對更新,因而釀禍;“離震央更近,東北電力公司的女川核電廠為什麼安然無恙?因為他們同步更新核安措施。”委員會將核災定位為人禍、不是天災,説服民眾有改善餘地。
德國方面,三年來全力推動“非核”雖有相當進展,但似乎進入“撞墻期”。其內部因素是,目前再生能源的生産僅達目標的四分之一,但電價已連續調高,約為臺灣的4倍、每度電合台幣12元,今年還要再調高20%。電價連漲使得民眾負擔沉重,基於選票考量,國會議員對梅克爾政府已多所責難。
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是天然氣來源成為隱憂,使問題更棘手。德國天然氣近4成來自俄羅斯,雖然兩國簽有合作埋管供氣的協定,但對俄羅斯依賴太深一直深受爭議。最近俄國與烏克蘭衝突加劇,不巧的是輸德的供氣管線穿越烏克蘭境內,萬一俄國因戰爭減壓供氣甚或停供,德國將措手不及。
美國以其核電工業及核安前瞻地位,一直是核電大國,核電比重僅次於法國。福島災後,重新檢討核電廠設計及核安管制措施,並以密集民調精準掌握民眾想法後,繼續發展核電。目前美國有5座新廠興建中、14個機組申請建廠;另方面,增加發電功率的電廠升載、延役同步進行,毫不猶疑地繼續領取“核電紅利”。
美國也同步開發小容量核電機組,預計2024即可並聯商轉。小機組讓電力調度靈活,也可分散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電廠種類選擇完全取決於成本,由於美國頁巖氣開採技術突破,加上內陸輸氣管線密度極高,天然氣價格走低,關老燃煤電廠是必然走向。至於新建電廠,核能或燃氣的選擇彈性很大。
歐陸諸國除了德、義、瑞士確定非核路線,法、英乃至曾宣佈廢核的瑞典等國都繼續發展核電;其中,除了經濟因素外,減碳的壓力也是重要考慮。至於中國、印度、南非、巴西等新興工業國,則從未減緩發展核電,還進一步擴充核電廠。
福島核災確屬空前,引發全球“核電/非核”論辯也屬必然,但論辯之外,更關鍵的是如何向前走。3年下來,全球核電國家對福島成災的無水、無電、應對延宕的“電廠全黑”危機徹底檢討,做了從軟、硬體,到防災決策觀念的徹底改革。對照臺灣,“核電/非核”仍處於焦土對峙,卻無任何徹底務實的檢討與改革,這毋寧是更大的人禍。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