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的兩階段“內閣”改組,雖然各界有不同的解讀,第一階段只調動2人,被批評是無感的改組。第二階段調動6人,幅度不小,又被批評是容不下不同意見的成員,甚至直指江的政治企圖心,暗示他是馬英九欽定的接班人。臺灣《中國時報》3日社論説:後馬英九時代來臨,不僅民進黨步步進逼,國民黨內也群雄並起,讓馬、江施政備受挑戰。
臺灣《中國時報》3日社論説:這次“內閣”改組其實是馬英九、江宜樺針對施政滿意度低迷,最後一次力挽狂瀾的機會。因為年底“七合一”選舉,人民就要針對馬當局的施政做出期中考,一旦選輸,2016年可能臺當局政權被輪替。距離“七合一”選舉投票只剩短短9個月時間,馬、江心中的焦慮不難想像。
國民黨能不能再繼續執政?當然要看“內閣”團隊以及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首長的施政表現,能否讓人民滿意,願意再投票給國民黨。而誰是馬英九的接班人?吳敦義、朱立倫、郝龍斌還是江宜樺?坦白説,以馬英九“不沾鍋”的政治性格,他不僅不會指定,更直白地説,民主時代即使他指定人選,國民黨員不會接受,人民也不會埋單。
李登輝執政時,他欽定連戰當接班人,一路安排連戰從臺當局“外交部長”、省主席、“行政院長”、“副總統”到參選“總統”落敗。期間為了讓連戰順利接班,李登輝刻意冰凍聲望如日中天的宋楚瑜,當時宋像被綁著手腳和連競爭,結果是兩敗俱傷,讓陳水扁坐收漁利。陳水扁執政後,反過來,為了不讓有接班人出現,除了批自己的副總統呂秀蓮“吃人夠夠”,還讓民進黨“天王”遊錫堃、謝長廷、蘇貞昌輪流當“行政院長”,讓他們人人有把握,最後因為陳水扁的貪污,落得個個沒希望。
馬英九因為性格使然,執政6年讓自己陷入政治困局中,無法發揮領導者應有的領導力與執行力,他被批評最多的是在鏡子中找人,用人圈子小,盟友少,國民黨內外敵人卻一堆。不過,如果仔細檢討馬英九的政策,其實他不是沒有魄力,更非沒有理想,他推出的很多政策在民粹當道的臺灣被迫轉彎,或在朝野政治算計中被改得面目全非,讓臺灣陷入內耗、空轉。
舉例來説,如果大家不健忘,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為拉攏選票,朝野兩黨候選人吵翻天的社會正義、世代正義議題,現在呢?“行政院”送到“立法院”的年金改革法案,不就是要解決社會正義、世代正義嗎?但法案躺在“立法院”不聞不問。
兩年過去了,大家又聚焦今年“七合一”選舉、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那些勞工退休保障低、年輕人買不起房的議題又來了,朝野政客兩年來又做了什麼?他們要的是下一張選票,哪是要社會正義、世代正義!
大家都知道臺灣政治內鬥如果不停止,換誰當領導人都一樣,民粹一樣當道,政治還是干預專業,經濟一樣停滯。
後馬時代來臨,國民黨內要問鼎“大位”的人焦慮不已,“郝立強”三大諸侯,胡志強陷入連任困境,如何守住國民黨在臺中的執政防線,已經讓他快喘不過氣來,政治現實宣告接班梯隊已經沒有他。
至於還在賽局內的人,這兩天利用“二二八年假”全臺走透透。吳敦義走訪南投、雲林耕耘基層,朱立倫跨海跑到金門,笑迎民眾的問候,郝龍斌也不落人後,除了設定一連串炮打“中央”的議題,也到澎湖勞軍,江宜樺卻因為“內閣”改組毀譽參半、臺鐵運輸出包而傷神。
吳、朱、郝、江四人誰是馬英九的接班人?不會因為誰離馬英九最近,誰擁有最多行政資源,或誰權力最大來論定,而是誰的本事大、能力強,誰就能出頭。問題在,當國民黨施政不利,年底“七合一”選舉告急下,吳、朱、郝、江四人必須有先團結的共識,一起拉抬岌岌可危的臺中以及已經邊緣化的南臺灣選情,因為只有穩住國民黨的“七合一”選情,才有下一步的接班行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