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1月17日發表評論員李華球的文章説,民進黨和共産黨有意無意地打交道其實也有20來年的時間了。這段真真假假的交流,到了前年謝長廷登陸之後,才算有了較為具體與務實的跡象出現,這亦是各界認為民共較有長期發展交流的起手式。自此之後,民進黨猶豫、爭扎地在“對中政策”之中著墨前進,意圖挽回兩岸頹勢,尋找重回執政的契機。
但是,近日在各界期待之中始推出來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令人失望、遺憾。民進黨這樣的對中政策紀要一齣,民共之間的最後一哩路還有多遠呢?真的令人難以捉摸。
《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出臺之後,臺灣各界議論紛紛,失望、遺憾之情溢於言表;而大陸國臺辦近日也公開回應民進黨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認定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
近兩三年來,大陸各界為了耕耘與民進黨交流的這塊園地,可以説是,以小心、謹慎地務實態度與呵護、忍耐地心情來處理民共的交流。期待能夠揭開民共的情結;撥動民共的心湖;拉近民共的距離;緩解“臺獨”的聲勢,以促進民族復興的契機。此後,大陸也較已往更有耐心、信心地進行民共交流。
近幾年來,民共的智庫交流與民進黨執政縣市長赴陸進行的城市交流,絡繹不絕。大陸在接待和禮遇時善待與務實的程度,讓身歷其中的人士格外地有感與戒慎。
文章説,大陸苦心刻意地經營民共交流,無非是想在國共穩健交流之外,再將民共交流有序、有力、有意、有用地深耕經營。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在已初露民共曙光(謝長廷登陸的和善之光)地加持之下,開出善意的花朵。
在柯建銘拋出“凍結臺獨黨綱”之後,大陸立即回應這是臺灣有志之士的“一個積極訊號。”然而就在各界正視此議不久之後,民進黨公佈了《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不但沒有“凍獨”的聲音,更保守的“對中紀要”,引來國臺辦批判。國臺辦表示,這顯示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以所謂“核心價值”煽動敵意和對抗,以僵化的思維檢討政策,將會找不到出路。
國臺辦的回應,是中共近幾年來罕見地對民進黨強烈而不滿地批判和指控。顯見中共認為這是在民共交流上的觸礁和障礙,不得不發出這樣的訊號,以正告民進黨不要執迷不悟,不要死守“臺獨”神主牌,否則將斷送民共交流的和善之橋。讓民共交流又回到交惡的原點,不但不利民進黨最後一哩路的達陣,亦不利民共原本浮出的交流氛圍,轉行觸礁而惡化。
面對各界對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的批判和議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4日親上火線反駁,蘇説:民進黨選輸要誠懇、誠實、勇敢的檢討,檢討自己最重要,“對中政策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唯一,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蘇貞昌這席話幾乎道出了他自己的孤立與保守,也道出了民進黨的回避與頑固。對此,國臺辦新任新聞局長馬曉光十五日回以:“穿臺獨的老鞋,走不出兩岸關係的新路。”由此看來,民共從對峙到交鋒再到交流已經交纏糾葛了20幾年的路,到底還要走多久才能走到最後的一哩和平之路呢?其實路就在眼前,但好像都還看不見蹤跡。唉!路迢迢,心茫茫,民共這一哩和善之路,應該還遙遠得很。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