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經驗:偏僻鄉村的醫療問題如何解決

2013年11月28日 10: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是全民健康保險的奇跡之地,有了這項傲視全球的社會保險,臺灣民眾可就近醫療的問題,獲得了適當的解決。然而在寶島上的許多偏鄉離島,卻常常出現無醫村的狀況,繳了同樣的健保費,卻沒有醫師、沒有同樣水準醫療資源可以使用。這種狀況,在臺灣許多人口外移、人口老化的小鎮,成為長年難解的困境。高齡社會來臨,將這個問題更血淋淋地端上臺面。

  臺灣《新生報》28日社論指出:想盡辦法在偏鄉離島增加醫師人力當然是最迫切的問題。然而幾十年下來,透過公費制度半強迫地要求年輕醫師“下鄉服務”,卻沒有解決問題,往往讓地方上醫療信任愈來愈薄弱。才剛到偏鄉服務沒多久,公費期滿便拍拍屁股走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醫病關係,就如此斷裂。鄉親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醫病關係結束、再建立、又再被迫結束的迴圈。如此偏鄉的健康照護如何建立成熟的醫病關係,成為以高齡人口為主的偏鄉無法把社區老人照顧好的重要原因。

  就算有醫師,偏鄉老人還是愛往都市跑醫院。很多地方民營遊覽車最主要的顧客不是進香團,而是每天來回搭載上百名鄉親奔波一兩個小時車程前往醫學中心,遊覽車司機還肩負起幫忙老人掛號領藥的特別服務。

  偏鄉醫療資源使用,更不能忽視交通便利性的考量。偏鄉離島相對居住密度較低,高齡患者就醫往往需要一段路程的跋涉才能就醫,要不需要拜託子女請假,開車載他們到醫院;要不自行騎著摩托車,繞著山路而來;因為太麻煩,只能“間歇性回診”。這成為持續性照護的重大威脅。

  醫療資源的適當配置以及健康照護的持續性,固然是當中相當重要的因素,然而,臺灣各地區健康不平等研究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重要線索:“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小小一個臺灣,臺北和臺東的平均余命竟然可以相差到將近十歲之譜。換句話説,全民健保仍有許多未能解決的健康難題。

  偏鄉離島的健康不平等問題,需要更強的衛生政策與社會福利連結才有解。在這裡“健康”不僅僅是醫療資源、醫師人力的問題,光憑少數有熱忱和使命的醫師絕對不行,過去的經驗是,很快地消磨掉少數醫者的熱情,留下的是繼續殘破的偏鄉健康照護體系。

  通過營養、社區照顧、合宜的大眾運輸與對高齡者友善的城鎮規劃,將社區整體的健康照護網路建構起來。這需要連結衛政與社政的跨部門合作,以及臺當局和地方政府相關政策的配合才有可能達成。然而,當前我們光想著如何讓全民健保能夠不倒閉就已經想破頭,又有誰來理會偏鄉離島老人健康照護的嚴重不足?

  社論説,偏鄉離島的社區醫療工作,是公共衛生長久以來的經典難題,然而臺灣的衛生主管機關始終拿不出對策,仍然只能複製著幾十年前的辦法,敷衍著偏鄉老人高齡照護的強大需求。因此,每個偏鄉都想盡辦法要蓋醫院、爭取醫療資源,然而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醫院蓋起來了,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事實上,把最基層、最偏遠的健康保健做好,是全民健保實踐全民健康理念最終極的目標。這是當前臺灣號稱傲視全球的全民健保,仍未做到的基本功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