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名嘴狂潮從政論節目開始,如今已十分多元,幾乎什麼題材都能談,內容既談不上專業,更常遊走道德邊緣,這種現象由來已久。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名嘴文化的盛行,反映的是臺灣集體的便宜行事心態──大家早已習慣傳聞成話題、話題成新聞。臺灣應正視名嘴爆料的負面效應,假料成風,除了媒體、名嘴該負責任之外,政壇、影劇圈也該省思對這種爆料生態的擴張、蔓延,實在是難辭其咎。
全文摘要如下:
“比廣島原爆還要更有威力!”“不只是長崎原爆,是車諾比加福島一號!”過去幾天,臺灣籠罩在“誰是X先生”的重重疑雲中,最後,到底誰是X先生,或者,到底有沒有X先生,外界實在無從確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爆料的談話性節目收視率明顯上升,而爆料的名嘴受到的關注度也大幅升高;而且,被影射當事人名譽所受到的損害,也很難回復了!
“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涉嫌索賄案,爆發至今約兩個多禮拜的時間,幾乎每日一爆、高潮疊起,不過,再怎麼精采絕倫,弊案終究不是劇情片,總有暫時冷場的可能。然而,弊案無法天天有梗,名嘴卻不能一日無料,況且“動動嘴皮子就能賺錢”的名嘴産業,讓不少人感到羨慕,甚至還有傳播科系學生以成為名嘴為生涯目標,名嘴業已出現超額供給,如果不麻辣一點、勁爆一點,可能明天就接不到通告了;做了過河卒子,怎能不拼命向前!
臺灣的名嘴狂潮從政論節目開始,如今已十分多元,退役新聞人以“資深媒體工作者”之銜,幾乎什麼題材都能談,內容既談不上專業,更常遊走道德邊緣,這種現象由來已久,胡忠信“長崎原爆”變成“長崎蛋糕”的荒謬可笑,並非首見、也不是個案,老實講,多位事後予以撻伐的名嘴們,翻開自己的爆料、評論紀錄,恐怕也不見得能夠心安理得吧;假料成風,除了媒體、名嘴該負責任之外,政壇、影劇圈也該省思對這種爆料生態的擴張、蔓延,實在是難辭其咎。
對愛爆料者與有料愛爆者,“名嘴”這個角色真是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因為名嘴的身分與特質讓節目介乎新聞與戲劇之間,曖昧而模糊,對有心人來説,也就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利基。當有人想宣傳、想放話、想出名、想搏版面、想測試輿論風向球等等,就透過談話性節目、透過名嘴釋放消息,如果有問題、有後遺症,可以躲在“這是聽説的”、“這是一種假設”之類的掩飾之下,避開相關的法律追究,再説,名嘴出沒的節目多不是正規的新聞報道,其誇張、戲劇化的製作企圖與表現方式,也明顯地並不期待觀眾以嚴謹、有根據的新聞視之,而是一種公開的街談巷議,較之“類戲劇”更難定位。
然而,名嘴多具有媒體工作者或者學者身份,給人“説話有所本”的聯想(和期許),再加上社會大眾對各式傳聞總有“無風不起浪”的基本假設,因此,媒體受眾對這些名嘴的發言,多半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而“為了保護新聞來源,因此不能公開”的模式,更在神秘中增添了幾分權威性。
名嘴企圖透過爆料提高自己的價值,這價值包括對權力者的談判籌碼,也包括個人的人氣;而有料欲爆者也可能有意借此“非正式”的管道遂行其特殊的目的,政治人物的密會總愛挾帶名嘴參與,難道不是對“大嘴巴”的特異功能有所垂涎嗎;媒體則可因此類活動與節目,收割影響力與收視率。當然,這個食物鏈並不只有爆料者、有料者和媒體,觀眾也在其中扮演了催生與鼓勵的角色。
質言之,透過名嘴“身歷其境”般的論述,市井小民也仿佛親自參與了那一場又一場大內高手的權力鬥爭、那一幕又一幕票房明星的雲雨翻覆,這種樂趣與刺激感,是正常的新聞報道不能提供的,是虛構的戲劇小説不能滿足的;在名嘴的故事裏,人物可能是真實存在的,至於個中情節與人物關係,“真做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大家就親戚嘜計較吧!
對名嘴産業而言,這次胡忠信踢到的鐵板不是新聞人的分際,而是江湖的規矩:名嘴爆料可以來硬的,東窗事發之後,態度則要軟著陸,身段放低就可避風頭,兩個禮拜後不又是一條好漢!但胡忠信卻是一路加碼,不但自己烈火引爆,效應也讓名嘴同業神經緊繃、備感威脅。
然而,名嘴為害又豈止X先生一樁!名嘴文化的盛行,反映的是臺灣集體的便宜行事心態──大家早已習慣傳聞成話題、話題成新聞;鵝毛般的血絲變成鵝毛、變成一隻鵝,日子就一天一天這樣過下去吧,如此,也就不必去煩惱真實世界艱難與挑戰了。“名嘴共和國”是臺灣人的避秦之地,誰會認真譴責桃花源不切實際?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