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共同建構兩岸認知、認同

2012年05月22日 08: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評論》月刊五月號發表社論《增進政治互信的基礎是構建共同認同》。社論強調:“‘臺灣走對路,才會有出路’。未來4年,是兩岸關係深化發展的關鍵期。深化發展,最重要的是鞏固思想基礎。馬當局要積極主動宣導、引領民意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共識,這是意識形態領域撥亂反正的重要步驟,也是保證臺灣不走回頭路的關鍵所在。”

  全文摘編如下: 

  2012年5月20日,是馬英九第二任期的開始。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海內外各界人士無不聚焦于他的兩岸政策,期望馬英九能在他的第二任期內展現政治家的大格局與大抱負,承擔歷史責任,獲得應有的歷史評價。 

  儘管馬英九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説還未出爐,我們不能臆測其相關內容,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馬當局將會繼續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趨勢,按“先經後政”的思路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兩岸將在未來4年裏進一步夯實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為將來的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積累互信,創造條件。 

  馬英九的第二任期還未開始,但序幕已經拉開。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訪問北京,拜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了加強兩岸政治互信的重要主張——在“兩岸同屬一中”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其後的4月1日,候任“副總統”吳敦義先生在海南博鰲與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先生會見時,又提出“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的兩岸關係發展16字箴言。吳伯雄和吳敦義傳遞的政治資訊,獲得大陸正面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楊毅表示,“胡錦濤總書記與吳伯雄榮譽主席的這次會見就發展兩岸關係達成了重要共識,明確了努力方向,增進了政治互信”。李克強副總理也就進一步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做出積極的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在歡迎吳敦義先生的酒會中指出,兩岸經濟合作正“由易入難”,增進政治互信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兩岸應該進一步維護、鞏固並不斷深化兩岸雙方之間的政治互信,這樣才能為推進經濟合作,以及解決經濟領域的各種問題提供更堅實的保障,營造更有利的環境,産生更持續的動力。 

  眾所週知,當前兩岸關係發展之所以遲遲不能進入高階政治談判階段,如軍事安全互信等等,就是因為卡在所謂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不足之上。馬當局忽視的是,兩岸經濟合作也需政治互信的支撐,沒有政治互信,沒有“兩岸同屬一中”、兩岸是“一家人”的定位,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也難以深入展開。正如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有其深刻的內涵,它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兩岸是兄弟之間的關係。大陸在同臺灣商談ECFA時,臺灣感到暫時有困難的如不希望大陸的農産品和勞工入島,大陸同意了。相反,大陸單方面開放臺灣的農産品18項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中,並大力採購臺灣農産品。這就是只有兄弟間才會商量出來的結果,絕不搞“斤斤計較”。 

  劉所長的話值得深思。“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定位非常重要,若非如此,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就失去了基礎和發展動力,兩岸之間達成的經濟合作協議也有可能一風吹。而這是臺灣民眾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當前的兩岸關係已經由4年前的和平發展開創期向鞏固深化期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需要培植、增進兩岸的政治互信。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從經濟合作入手,加強彼此的經濟依存度和利益連結是一個方面,但遠遠不夠。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看,增進政治互信的根本在於構建共同認同。這個共同認同的底層是血緣認同、地緣認同和利益認同,中間是文化認同,頂層是屬於政治認同的國族認同。其中關鍵的黏合劑,就是文化認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就是依靠中華文化的認同和歸屬感,將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人群黏合起來,形成了今天這樣擁有龐大國土、多民族融和的中華民族。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