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專家:民進黨人士登陸勿須過度解讀

2012年03月21日 10: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上,受邀參加的三位民進黨人士受到各方關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翌鵬20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此次民進黨人士受邀參會,的確是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事件,但不宜將其過度解讀。民進黨在這次敗選之後,已經意識到與大陸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的必要性,也修改了禁止黨公職人員與大陸交流的相關規定,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個好的開始能否延續,能否真正促進其與大陸之間的良性互動,關鍵還在於民進黨是否改變“臺獨”分裂立場。

  全文摘編如下: 

  3月15-16日,由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2012年度兩岸關係研討會在雲南騰衝舉行,現任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前民進黨“大陸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受邀參加。不少臺灣媒體將此形容為“民共交流”的“破冰之旅”,是在測試“民共平臺”的底線。筆者認為,此次民進黨人士受邀參會,的確是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事件,但不宜將其過度解讀,羅致政等參會並不意味著大陸與民進黨進行黨際間的交流互動。

  大陸對與民進黨及民進黨人士交往的立場是清晰的、一貫的。作為黨際交往,大陸強調民進黨必須要改變“臺獨”分裂立場。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的講話中指出,只要民進黨改變“臺獨”分裂立場,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今年2月29日,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再次重申,只要民進黨改變“臺獨”立場,我們與民進黨交往的大門是敞開的。因此,在民進黨沒有改變“臺獨”分裂立場之前,中國共産黨不可能與民進黨發展黨際交流關係,因此也不可能有所謂建立“民共平臺”的問題。

  民進黨在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敗之後,黨內雖然出現了檢討和調整兩岸政策的聲音,但對於是否改變“臺獨”分裂立場,黨內並沒有共識。民進黨代理主席陳菊在對羅致政登陸發表看法時表示,這並不代表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民進黨發言人也強調,羅教授是以“個人受邀,學者身分,向黨報備,准假前往”的方式,出席這次的研討會;由於是以個人身分前往,羅致政在論壇期間的相關發言,只代表羅教授個人,不代表黨的立場。民進黨“天王”遊錫堃則公開表示民進黨不會放棄“臺獨”主張。這些都表明,大陸與民進黨進行“黨對黨”的接觸和談判,基本條件並不成熟。

  即便如此,大陸在對待民進黨的問題上依然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並不排斥與民進黨人士以適當的身份和方式進行交流。2002年1月24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就明確表示,我們認為,廣大民進黨成員與極少數頑固的“臺獨”分子是有區別的;我們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前來參觀、訪問,增進了解。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近日也重申,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各界人士,包括民進黨的基層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以適當的身份來大陸走走看看,了解大陸的發展與進步,了解我們的政策主張,增進彼此的了解。實際上,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有不少民進黨人士以個人身份到大陸來訪問,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彼此的相互了解。比如民進黨前民意代表郭正亮就參加過2008年度海研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羅致政也曾到北京參加過全國臺研會的研討會。相比之下,民進黨在與大陸交往的問題上就顯得保守得多,民進黨中央多次下令不允許其黨公職人員到大陸訪問,禁止參加大陸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峽論壇等活動,這才使得不少人誤以為此次羅致政參會是“破冰之旅”。

  當前,兩岸關係已經進入和平發展的新時期,大陸在與臺灣各黨派人士進行交流方面更為寬容、更為務實、更為積極。民進黨在這次敗選之後,已經意識到與大陸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的必要性,也修改了禁止黨公職人員與大陸交流的相關規定,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個好的開始能否延續,能否真正促進其與大陸之間的良性互動,關鍵還在於民進黨是否改變“臺獨”分裂立場。否則,大陸與民進黨的交流就只會止步於以個人身份交流的階段,而無法發展到黨際交流的層次,其意義和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李翌鵬”係“李鵬”的筆名,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