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假面遊戲”走入歷史

2010年07月05日 11:19:00  來源:
字號:    

  從陳水扁94年選臺北市長的“快樂希望”到2000年“總統”選舉的“新中間路線”,乃至蘇貞昌的“臺北超越臺北”,這些口號無一不是“臺獨”的包裝紙。“臺獨”基本教義想“借殼上市”,與民進黨候選人一拍即合,讓這種“假面遊戲”不斷反覆上演。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社評説,任何一種選舉操作都有其極致,“假面遊戲”從崛起到落幕的生命週期算起來不短,終究還是要走入歷史。

  全文摘要如下:

  被羈押在臺北看守所的陳水扁最近吹捧蔡英文不遺餘力,很少提到蘇貞昌,顯然並不看好蘇的選情。事實上,蘇這次打臺北市長選戰,卻是以扁為師,把扁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時喊出的“快樂希望”轉換成“臺北超越臺北”,扁當時成功,蘇則出師不利遇上藍綠ECFA混戰。蘇一旦受挫,將宣告民進黨選舉的“假面遊戲”正式走入歷史。

  説是“騙選票”,民進黨一定不會承認。然而從陳水扁94年選臺北市長的“快樂希望”到2000年“總統”選舉的“新中間路線”,乃至蘇貞昌的“臺北超越臺北”,這些口號無一不是“臺獨”的包裝紙。“臺獨”基本教義想“借殼上市”,與民進黨候選人一拍即合,讓這種“假面遊戲”不斷反覆上演。

  因為在臺灣的一對一選舉,得票要過5成才能贏,綠營基本盤衝到最高也只有4成多,剩下的1成多關鍵選票,就得靠這種“假面”包裝來取得。“假面”包裝指數高低,與選區有關,像南臺灣綠營勢力大,“假面”包裝需求就沒有北部地區來得大。臺北市長選舉以及“總統”選舉是民進黨候選人“假面”包裝指數最高的,選舉時一張臉,選後馬上轉換換一張臉。
 
  民進黨的“假面”主要針對年輕人,他們的“統獨”意識還不強烈,對政治本質認識不清,很容易受到候選人文宣吸引,陷入其精心營造的“選人不選黨”,以及各式動人口號裏。綠色候選人只要能拉到一定比例年輕人就有機會贏,所以從陳水扁選舉到蘇貞昌這次臺北市長選戰,都大力標榜重用年輕人,讓年輕人覺得找到希望。

  民進黨的“假面遊戲”從1994到現在有10多年曆史,候選人和選舉訴求不斷在變,但手法和本質完全沒有變。臺媒以前也一整個陷進去,跟著候選人去吹捧他們塑造出來的口號,這次的“五都”選舉是一個轉捩點,最明顯的就是蘇貞昌的選舉,他喊出的“臺北超越臺北”,完全在ECFA論戰中被淹沒,媒體只關注蘇是否支援ECFA?是否支援松山機場直航?沒人在討論他文宣裏的文字遊戲,追逐他所設定的選舉議題,乃至他刻意包裝的溫馨家庭形象。

  任何一種選舉操作都有其極致,“假面遊戲”從崛起到落幕的生命週期算起來不短,終究還是要走入歷史,原因有三。第一是,換湯不換藥,選民看膩了,被騙久了,不會再相信;第二是,民進黨已倒向深綠,與“臺獨基本教義派”結為一體,個別候選人塑造的中間形象無法突破黨的形象,已經沒有“分扮黑白臉”或“分進合擊”的空間。第三、兩岸關係漸趨和緩,大交流時代來臨,民進黨必須表態,厘清其對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度。
 
  民進黨已把今年底的“五都”選舉,定位在“統獨”對決,以這次選舉終結行之有年的“假面遊戲”。這象徵臺灣未來的大型選舉都將以“統獨”為主軸,既然民進黨擺出的政見就只有“反中”一項,選舉就是火拼,檢驗民眾是支援兩岸交流,促進繁榮發展,還是綠營的“鎖臺”政策。

  前民進黨秘書長李應元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提到蔡英文表示,“現在群眾太喜歡她,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她雖累積許多正面形象,率領民進黨補選勝利、高票連任主席,代表民進黨員及綠營群眾對她的無限期待,如果這次“五都”選舉能夠成功,就會有堅實的團隊與穩固的基礎。”李這段話講得很保守,意味著黨內也認為蔡赤裸裸把“臺獨”寫在臉上的選舉策略是有風險的,面對ECFA帶來的兩岸大交流,並不是沒有大敗的可能。

  然而,蔡英文親手終結民進黨的“假面遊戲”後,即使民進黨這次選舉失利,這招未來也不管用了。對臺灣而言,只談“統獨”,不談公共政策的選舉,對臺灣當然是不好的,要改變,只有寄望於民進黨真正的調整,而不只是選舉時換上另一張新面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