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以來,海內外各界的踴躍捐輸,很讓人感動。不但大量金錢涌入島內災區,物資也堆積如山。臺灣《蘋果日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説,災區已經呼籲,物資太多,難以整理髮放,本身已成災難;希望大家捐錢。
公職部門應負監督之責
文章稱,每個捐錢的人,心裏都難免嘀咕:“我的錢真的會到災民手裏嗎?還是被貪官奸商半途污走,中飽私囊?”有很多關於這些方面的報道,使得很多人寧願捐物資,不願捐現金;而且現金的流向也不透明,讓人不知怎麼捐最安全。有的慈善機構也乘機撈一筆,以行政、人事費的名義先扣下若干,很讓捐錢的人不爽。公職部門有責任管理監督捐獻,整合分配所有現金和貨品,不能讓愛心浪費,肥了貪官奸商。
捐款是美德。真正的富有不是看你有多少,而是看你能付出多少。捐款的人才是真富有。這種善良的人在臺灣有很多,是臺灣真正的財富和瑰寶。捐款心理學指出,個人以捐款來發現自我、了解自我,並以這種花錢的方式來呈現個性。美國社會學家經過研究認為,窮人希望得到的援助是金錢而非物資,因為金錢提供了選擇的力量,例如買衣服成為自我表達的工具;付房租則是一種尊榮。
捐款流向應透明化
文章指出,20世紀中,由消費來定義救濟已成為主流,新的“物質救助之療效”概念表示,恰當發放現金能夠重建窮人;在花錢的過程中,有助於培養儉約、遠見和主動積極。這些是提供物資救助做不到的心理治療效果。專家們認為,“現金療法”可以造就獨立而有技巧的窮人消費者。
在進步資本主義經濟的特色中,含有多種貨幣,“慈善貨幣”即為其中之一。臺灣人從不缺慈善貨幣,從歷次的賑災可以看出,善款不是問題;問題是對捐款流向的信心問題。公文章最後強調,職部門須督促並稽核收納善款的機構,透明正確地公開資金的運作,以免遭人中飽。公共職能部門要讓愛心有信心。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