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莫讓高齡化與少子化成為臺灣青壯年的噩夢

2009年06月05日 13:55:00  來源:
字號:    

   臺灣日趨顯現的老齡化現象備受關注,臺灣《新生報》今日的社論對此指出,高齡與少子化不是單純的社會福利問題,應該引起臺當局的重視。畢竟與這個趨勢相伴的是青壯年負擔的加重,更大的負擔在於公共系統對應老齡化的花費和資源傾斜。

  全文摘錄如下,

  有識之士現在正為日益加劇的臺灣人口老化問題感到憂心,根據統計島內65歲以上人口,在1993年已突破7%(高齡化)關卡,去年已達總人口10.25%,2026年將高達20%。這是一項十分驚人的成長數字,因為除了老人外,零至14歲不具謀生能力者也佔相當比例,今後3個成年人,就必須撫養2個老或幼年人口!

  臺灣社會目前尤其嚴重的現象係少子化帶來的社會高齡化問題,少子與高齡可説是必然迴圈,因為家庭勵行節育,人口出生率降低至零成長,甚至邁入負成長狀況,因此老年人愈來愈多也是必然現象。何以至此?恐怕是臺當局政策以及社會觀念改變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50至60年代臺當局大力提倡節育,當時所持的理由包括人口密度過高,也即在臺灣地區每1平方公里的耕地上平均有1210人,繫世界之最。其次每年人口自然成長率為3.35%,也屬世界的最高增加率。基於糧食供應的憂慮,在有關人士的鼓吹下,臺灣開始大力推展節育政策,使人口成長逐漸緩慢。

  蔣氏當年重視人口問題倡導節育,有其時空背景,因為當時農業對臺灣甚為重要,糧食一旦不足供應過多人口,必引發嚴重社會問題。但如今臺灣已由農業社會成功轉化為工業社會,縱使仍存在的少數耕地,由於耕作技巧的科學與多樣化,已無法用過去的耕地人口來量化了。因此臺灣人口雖已由上世紀50年代的1000余萬增加至今日的2000余萬,仍然未曾出現蔣夢麟等人憂慮的糧食供應問題。其間最大差異在於以農業眼光看問題,因為主要來源靠土地,人口密度過高當然會産生危機。今日高度工業化,1平方公里所能産生的工業效率,可能百倍千倍于同樣耕地面積。

  基於以上變化,對於人口問題的看法與態度,也必發生根本不同,這也是40餘年前鼓勵節育,臺當局現在又360度大轉彎獎勵生育的原因。政策不可能恒久不變,但在轉變過程中,除了臺當局必須未雨綢繆事先備妥因應方案外,也應讓人民了解這種轉變的後果。由倡導節育而至獎勵生育,雖經歷了將近50年時間,不過臺當局與人民顯然仍未跟上時代節拍,這也是今天我們必須面對問題付出代價的原因。

  以照顧老人言,臺當局雖設有保險給以津貼等措施,但家人不是無力將老人或不忍將父母送往老人院,便是老人根本不願離開自己久居的家。因此年老又生病的長者,成了一般家庭照顧上的噩夢,有兒女妻子因不堪長期勞累而精神困頓甚至自殺者。再者中低收入戶65歲以上老人,只能領每月3000至6000元津貼,除了條件太嚴外,也屬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至於幼兒照顧情況也同,現在父母同在外工作情形普遍,幼童有高齡長者代照顧的已屬幸運,許多每人平均由外傭代看,除了經濟負擔外,因文化背景不同,下一代子女教育成了大問題。

  今日我們除了擔心臺灣社會高齡化外,更要憂慮少子化的後果,臺當局不應再視為單純的社會福利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