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先生預定於十一月三日抵臺,就民眾久已期待的三項議題以及最近發生的食品安全議題進行協商。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指出,這一次的協商固然重要,但陳會長來臺這件事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
社評説,這是中國大陸來臺層級最高的官員,也是兩岸第一次在臺灣進行協商。第一次,對大家心理有比較大的衝擊,但第一次之後,就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而兩岸之間制度化的協商機制也就此建立。我們相信,民進黨之所以會如此強烈排斥陳雲林會長來臺灣,除了陳水扁的煽惑之外,害怕“敵人”消失恐怕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簡單地説,民進黨還活在二十世紀的冷戰世界中,他們不習慣兩岸和平,害怕兩岸建立制度化協商,更害怕“敵人”從此消失了。從表面上看起來,民進黨反對的是國民黨,但實際上,它的“敵人”是中國共産黨。民進黨只有在與中國共産黨的對抗中,證明它存在的價值。
在這種心理基礎上,民進黨對於兩岸的現實,往往視而不見。相信,受到民進黨以及陳水扁蠱惑的群眾,也會犯相同的毛病。在企業管理名著“從A到A+”一書中,作者指出一個卓越的企業,一定要先能面對殘酷的現實,然後再這個殘酷的現實上,找出公司的方向,集合員工的力量,最後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目標。
兩岸的現實是什麼?社評指出,首先,國際社會不會支援任何挑釁的一方,也不會支援兩岸用非和平的方式解決爭議。因此,國際上對於陳水扁過去製造兩岸緊張對立的作法並不贊同,對於新當局展開對話與協商的立場,則表示高度的支援。
其次,臺灣沒有本錢不與大陸交往。臺灣今天有數十萬的企業家在大陸各地擴展事業,佈局未來。這些人不只是臺灣的子民而已,他們更是臺灣經濟結構中重要的一環,他們在大陸的成就與遭遇到的問題,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不與大陸交往嗎?
大陸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全球主要企業都在大陸發掘商機,搶食市場,其中還有很多臺灣的競爭對手,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等。在這種情勢下,臺灣是應該和大陸對抗呢?還是要借助大陸來壯大臺灣?
社評亦指出,從現實來看,兩岸既然沒有不交往的可能性,那交往過程中必然會衍生許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靠協商來解決。兩岸建立制度化的協商機制之後,才有可能將兩岸的交流納入比較健全的管理之中,兩岸才能建立有秩序的交流。就以食品安全為例,要完全禁絕大陸的商品與食品進入臺灣,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雙方就應協商建立事前檢驗與事後處理的機制。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人民的健康與安全,這也是一個負責任的當局應該做的事。
社評最後説,民進黨執政八年,沒有盡到這個責任,現在又反對新當局盡責任,豈不是置經濟與人民健康于不顧!我們也希望民進黨的支援者,認清兩岸的現實,不要再隨民進黨起舞了!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