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通貨膨脹比預期更嚴峻 臺灣應提高警覺

2008年06月19日 16:12:00  來源:
字號:    

  臺當局“經濟部”電價諮詢委員會通過島內電價分7月1日及10月1日兩階段調整,分別上漲12.6%及25.2%,累計上漲41%,漲幅相當大,這是長期凍漲所付出的代價。但此一漲幅尚未完全反映臺電成本的上升,臺電預估即使調漲,今年還要虧損1,129億元,顯示明年電價還有持續上調的可能。

  在電價未決定調整前,“經濟部”即提出警告,因油價、天然氣及液化瓦斯價格的調漲,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大漲4.5%;7月再調漲電價,CPI可能漲多少,“經濟部”未作預估。不過,“行政院”主計處在5月底時,曾將油電價格調整後,今年全年CPI上漲率,自原預估的1.98%,大幅調升到3.29%,將創13年來最大漲幅。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這些預估,都是根據過去趨勢,考慮調漲幅度及其間接衍生相關産品價格上漲的影響,而且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所計算出物價可能漲幅。但事實上其他因素可能不變嗎?5月底油價調漲後,整個下半年油價就不會再上調嗎?其實僅島內油價調漲後兩個多星期來,即起了極大的變化,顯示島內外通膨情勢愈趨嚴峻。

  先就國際油價而言;雖沙烏地阿拉伯呼應八大工業國家(G8)財長本月14日日本大阪會議要求産油國增産,聲明沙國除已于5月每日增産原油30萬桶外,決定6、7月每日再增産20萬桶。但此一訊息並無法阻止油價的飆漲。更由於挪威北海一處油田,本月15日發生火災,造成日産15萬桶油田停産,因而又引發紐約商品交易所16日西德州輕原油7月期貨盤中每桶飆漲至139.89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較島內油價調漲時的基礎油價,又上漲10%以上;而且國際專業機構更喊出每桶200美元,甚至250美元的天價,這使島內下半年油價再向上調升的機率大幅提高。

  其次,與此同時,美國中西部發生15年來最嚴重的水災,使世界糧倉的大批農田被水淹沒,估計美國玉米庫存量將因此下滑53%,降至13年來新低。因而刺激玉米、黃豆價格再度大漲,較去年同期分別飆漲126%及81%。此波玉米、黃豆價格飆漲,及帶動相關産品成本的上升所引發的通膨問題,其殺傷力不亞於國際油價的飆漲。

  受到新興國家的崛起、全球氣候的變遷,再加生質能源排擠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糧食庫存數量已降至30年來最低水準,糧食供不應求將成為長期趨勢;短期內糧食價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長期上漲的可能性則大增。

  面對油糧價格飆漲,國際經濟又陷入不景氣,各國政府正陷入因應對策兩難之際,6月以來已有十多個國家人民無法忍受,而走上街頭示威或罷工抗議。G8財長會議要求國際貨幣基金(IMF)調查油價飆漲背後,是否有投機炒作因素;歐盟建議各國實行各種措施,包括調降燃料稅,或給窮人補助,以降低衝擊;亞洲銀行表示,各國政府應體認通膨已是非常重大的問題,可能危害經濟成長,各國央行應採取一切步驟,包括升息、提高存款準備率,及實施彈性匯率,以對抗通膨。

  回頭看島內,新當局上任十天內即解凍了油價。將油價成本上升的20%,由當局降低關稅及貨物稅來吸收,另20%要中油公司提高經營效率來承接,僅以成本上升的60%反映在油價上,而且對大眾運輸用油給予補貼,對弱勢及低收入戶給予補助;電價的調漲,家庭用電為照顧低收入戶,月用電110度電價不調漲,以上採累進電價,以降低其不利影響,完全符合歐盟的建議,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但,社論指出,島內物價在調整油價前的九個月,CPI除1月外已連續八個月漲幅超過3%,其中核心物價也連續三個月超過3%,而躉售物價去年第四季上漲7.5%,今年1-5月更漲8%,均顯示通膨壓力的沉重。5月底以後油、電的連續調漲,再加玉米、黃豆近期再度飆漲,所帶動的飼料、畜産品、色拉油等價格的可能進一步上漲,以及原油價格的持續飆高,島內油價的再調整難免,在在都會抬升下半年物價的漲幅。可見“經濟部”警告6月CPI大漲4.5%,主計處預估全年3.29%,應只是起跳數字,實際漲幅應會更高。

  社論認為,日前“經建會”表示,現階段總體經濟政策,已以控制通膨為最優先,提振景氣列為第二,完全正確。不過,就對抗通膨而言,當局除調整並降低油電價漲幅,及新台幣升值外,並未見其他動作。而且新台幣雖對美元升值,但對日圓、歐元、人民幣還在貶值。這次物價上漲理論上雖是進口成本的推升,但實際觀察島內貨幣的寬鬆,真的沒有影響嗎?亞銀建議各國央行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對抗通膨,不無道理。不知臺灣的“央行”,以為如何?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