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比較馬英九與奧巴馬:八月之差命運不同

時間:2009-01-22 10:06   來源:台灣網

  臺灣《聯合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但他的超高人氣究竟禁得起多少現實的嚴酷考驗,舉世皆拭目以待。對臺灣而言,這樣的心情也許更為強烈,因為人們眼看馬英九以高票當選到他魅力墜落,也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那麼,奧巴馬的一身璀璨光彩,又如何可能免於剝落呢?

  社論説,臺灣和美國的情況雖截然不同,但馬英九和奧巴馬當選的背景卻有不少相似之處,可拿來互為對照。第一,兩每人平均以少數族裔當選領導人,展現了族群融合的意義;臺灣外省族群及美國非裔人口的比率極為接近,均在一成三上下。第二,兩人都在前任領導人執政8年後締造了政黨輪替,兩人的前任,陳水扁和布希任內都因蠻幹而聲名狼藉。第三,兩人皆為出身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唯奧巴馬年輕11歲,從政資歷也淺得多。

  但除了這些相似點,兩人就任時間相差8個月,卻可能是他們命運最大的分水嶺。馬英九當選時,扛著破除陳水扁當局經濟鎖臺及撕裂族群的期待,他的就職演説“人民奮起,臺灣新生”的主調充滿樂觀夢想,許多人以為一個太平盛世即將翩然到來。不料,全球經濟危機卻轟然爆發,舉世無一倖免,馬英九的“六三三”承諾在瞬間化為泡影,臺灣人民也在由期盼而至挫折的心情下,對馬當局漸失信心和耐心。

  反觀奧巴馬,在他競選的最後階段,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嚴冬,美國人民不會把蕭條的責任歸咎於他。不僅如此,美國華爾街作為引爆這波金融風暴的禍首,加深了人們對於布希政府無能失德的厭憎,反而對奧巴馬所象徵的新美國願景寄予期待。亦即,8個月的時局落差,讓美國人民足以認知經濟衰頹的責任罪在布希政府,奧巴馬未來要負的只是挽救經濟的責任。這點,馬英九顯然沒有奧巴馬幸運,因為早8個月就職的他須承受沉重的民怨。

  民意的走向原就難以捉摸,除了大環境的變數,這一則與領袖的個人能力和人格特質有關,二則也與各地政治結構及人民民主素質有關。以馬英九為例,他以五成八的高得票率當選,反映臺灣人民已厭倦族群政治,決定攜手跨越這道鴻溝。然而,在政治人物的操弄下,這幾個月來,原已漸形淡化的藍綠對峙竟又有升高趨勢。包括馬英九幾次提名綠色背景人物出任公職失利,乃至兩岸尋求和解及陳水扁家弊案的偵辦過程中,綠營一直以街頭動員製造社會對峙氣氛。可以説,政治人物的淺薄和短視,是使臺灣社會無法走出仇恨的最大心障。

  社論指出,事實上,比起美國源遠流長的黑白種族問題,臺灣的藍綠情結不過是近十幾年才被人為地製造出來的東西;它是虛假的族群議題,卻炮製出真實的社會分歧,這才是最可悲之處。試想,以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都足足走了200多年,才解開頑強的黑白種族情結,可見社會裂隙的彌合如何不易。而臺灣原本是融洽的社會,卻有人反其道而行,以“愛臺灣”之名來擴大社會的歧見和仇恨,只為了攫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對這樣險惡的居心,多數臺灣人能任其宰割嗎?

  頂著光環上任的奧巴馬能不能拿出與外界期待相應的作為和智慧,這是他的大考驗。在當前的大蕭條下,他至少帶給美國人民一項珍貴的禮物:鼓舞大家朝美好的路上前進。從臺灣遙觀華盛頓這場熱力四射的就職典禮,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一些警惕和鼓舞;也許大家能減少一些怨艾,增加一些同情和理解。那麼,對於臺灣要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也就能少一點焦慮,多一點力量。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