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一方面,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在有效控制人口的情況下,降低了年輕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醫學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壽命也在不斷增長。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加上生育觀念的逐步轉變,加速了我國社會老齡化的進程。處於“4+2+1”倒金字塔家庭模式中的年輕夫婦贍養四位甚至更多老人將成為我國社會的普遍現象,其壓力可想而知。對整個國家來説,老齡化社會也會帶來諸多問題。解決養老問題,做到老有所養,是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具體要求,也是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要解決我國社會的養老問題,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既重視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更注重創新和發展社會養老模式。
對家庭的依戀是中國人難以割捨的情感,養兒防老是中國人流傳千年的觀念,大多數老年人寧願條件差一點、生活苦一點,也願意和兒孫在一起,共用天倫之樂;而“百善孝為先”是我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作為子女,為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也把贍養老人作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家庭養老模式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存在空間,在我國老齡社會來臨後仍然是一種重要的養老形式。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由於需要贍養的老人較多,完全借助於家庭養老,將使大多數年輕人不堪重負——這種壓力不僅在於經濟方面,更在於時間和精力方面。社會養老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我國養老的主要模式。而當前,我國雖然也存在社會養老的模式,但僅限于極少數特定人員才有機會頤養天年的幹休所和數量十分有限的或公辦或民辦的養老院,許多養老院都存在範圍小、條件差、護理不專業、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遠遠不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
為此,應當充分認清我國老齡化社會來臨的現實,有預見性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