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快速發展促進交通行業整體進步

時間:2011-03-01 15:14   來源:新華網

    2月24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香港《大公報》記者關于“中國高鐵的建設和未來的投入對民航業是否是一個很大的衝擊”的提問時,坦陳回答:“高鐵發展對民航客流量有一定衝擊也有幫助。”

    在談及中國民航業“十一五”期間發展時,李家祥說:“‘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業在安全水平提升、行業規模壯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發展勢頭強勁。”與此同時,曾經一度淪為“夕陽產業”的鐵路運輸業從汽車和飛機的競爭中衝出,成為低碳產業,甚至成為中國交通事業的“領跑者”。

    近年來,鐵路客運專線相繼開通,運輸能力不斷增強,導致部分民航線路客流壟斷被打破,迫使航空公司調整結構布局及價格戰略。李家祥介紹說,在500公里范圍內,高鐵對民航衝擊較大,達到50%以上;500公里至800公里,衝擊達到 30%以上。對此,我們是否可以把“衝擊”可以理解為,一方面在部分熱點地區、部分航線,因鐵路客運專線的建成通車,使得旅客有了比較和選擇的權利;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為維持或者保持航線資源,被迫降低運營成本和票價。毋庸置疑,在鐵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消費者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還促進了民航業改善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近年來,在民航領域內,“客票溢出銷售”、“限制殘疾人登機”、“天氣晴好時卻因‘天氣原因’取消航班”等信息屢見報端,部分航空公司因服務質量低下為人們所詬病。一些航空公司敢于限制乘機人權利、回避責任和義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國部分地區鐵路運力長期不足,其他運輸方式發展緩慢,進而造成了部分民航企業“舍我其誰,唯我獨尊”的霸氣。當前,中國鐵路發展迅速,運營里程不斷增加,李家祥也坦誠,正是因為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迫使民航意識到要提高服務質量,要加快運轉流程,要為旅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

    由此可見,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行業,都必須遵循“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社會法則。而在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不僅促進了民航業的進步,更促進了中國整體交通運輸水平與質量的進步。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