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與臺灣有著血濃于水的文化淵源
龔劍鋒是民革浙師大總支主委,一次收穫頗豐的臺灣之行,讓他意識到,金華與臺灣有著血濃于水的文化淵源。
臺灣呂氏根在金華
“你的老家在哪?”在臺灣,經常有人這樣問他。呂榮海總是回答:“我們呂家的根在金華,金華是我們的故鄉。”8年前,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開始了“破冰之旅”,那一次,呂榮海也隨團前來,他的身份是連戰訪問團的法律顧問。
前不久,應臺灣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的邀請,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導師龔劍鋒等多位學者組成浙江省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團造訪台灣,就呂祖謙研究等展開學術交流。
臺灣之旅,龔劍鋒意外地發現,因為呂祖謙,金華與臺灣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臺灣的呂氏家族,就發源於金華。
在臺灣,至今仍有眾多呂祖謙的宗親、裔孫。現如今,臺灣呂氏家族是一個名門望族,除了連戰的法律顧問呂榮海之外,臺灣地區前領導人之一呂秀蓮也是其族人。
臺灣呂家的根為什麼是在金華?
龔劍鋒介紹説,呂祖謙的曾祖父呂好問就是臺灣呂氏的祖先。呂好問是宋代人,也是金華歷史上的一個名人,南宋初封東萊郡侯,後定居婺州金華縣,墓在武義縣。他當過御史中丞、兵部尚書。
臺灣人的宗族意識根深蒂固,在呂家人心目中,未必每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家族第幾代傳人,但卻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祖宗是誰,自己的根在祖國大陸的什麼地方。
“呂家人特別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們親切地説,‘老家來人了’。”龔劍鋒説,那種感覺,像是見到了久違的親人。
《呂氏族譜》的序言,是呂秀蓮的胞兄呂傳勝寫的,他在序中寫道:“海峽兩岸隔絕一個世紀,但隔不斷血濃于水的親情。”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77歲的呂傳勝感慨萬千:“我去過大陸的很多地方,大陸那麼多美麗的風光,真是一輩子都看不完。”
在臺北桃園,呂氏族人帶龔劍鋒一行訪問了一座呂氏宗祠,名叫“呂祖聖殿”,氣勢恢弘,像是清宮風格,富麗堂皇。據了解,這座宗祠建於1988年,在2006年進行了擴建。
在這座宗祠裏,有一個可容納1000人宴會的大廳,也是家族的會議及活動中心,名叫“金華廳”。介紹宗祠的畫冊上是這樣寫的:“因為我們的祖先源自浙江省金華府,所以大廳取名‘金華廳’,表示不忘本。”
除了廳堂的命名有著明顯的金華元素之外,在家族傳人的取名上,更是打著深深的金華烙印。
龔劍鋒發現,在宗祠裏的一面墻上,鑲著一幅字牌,名為“輩序”:“金華發祥,蕃衍潮漳。傳芳理學,紹美文章。英俊蔚起,甲第賡揚。百千萬世,永際其昌。”
輩序,又稱字輩、字派、行第、派序,是用以表明同家族世系血緣秩序和關係的輩分序列,每一個字代表一代人,而且這個字要出現在男性的名字裏。總共32輩,大約600年一輪迴,從頭再輪。論輩不論歲,是呂氏的家規。呂傳勝、呂秀蓮就是金華呂氏傳字輩裔孫。
“金華發祥,蕃衍潮漳。明顯可以看出,講述了臺灣呂氏的遷徙歷程,先是發源興起于金華,之後後代遷到廣東潮州和福建漳州發展,清代才遷到臺灣。在呂氏後人看來,潮漳不過是轉机站,金華才是根基。”龔劍鋒説。
在不少臺灣人心目中,不但“金華火腿”聲名遠播,呂祖謙這個名字也赫赫有名。
“傳芳理學”,指的就是祖先、南宋理學家呂祖謙,呂氏族人在臺灣成立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後人對呂祖謙的學説相當重視,並傾心研究,出版了許多研究專著。
眾所週知,麗澤書院是南宋四大書院之一,為呂祖謙講學會友之所。有臺灣呂氏後人專門開了一家書店,就取名“麗澤堂書店”。
江西的鵝湖書院,也是呂祖謙人生的重要一筆,就是在這裡,他主持了朱熹和陸九淵兄弟的辯論,這就是歷史上聞名的“鵝湖之會”。為了紀念呂祖謙,臺灣呂氏後人還辦了一個“麗澤鵝湖書院”,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臺灣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理事長呂理胡説,在臺灣的呂祖謙後裔非常希望故鄉金華能重建麗澤書院。
臺灣不少地名都與金華有關
不久前,在浙師大舉行的“環東海論壇”上,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專家劉石吉説:“金華這座城市,在臺灣人心目中並不陌生。在臺南就有一條路名叫金華路。”
在這條金華路上,曾有一起震驚世界的槍擊案,兩顆子彈射向了陳水扁。2004年3月19日下午13時45分,陳水扁、呂秀蓮在臺南市金華路三段進行掃街拜票時,汽車遭到槍擊……
其實,在臺北,也有一條金華街。翻開臺北市的地圖,可以看到,金華街位於臺北市中心,附近有廣場、紀念堂、音樂廳、美術館。金華街一直是公務員的聚居地,例如位於麗水街與金華街交叉口,曾有彭孟緝、陳履安、遊錫堃、蘇貞昌等人居住過。
“我的老家在永康,不過不是浙江永康市,而是臺南市的永康區。”劉石吉説。龔劍鋒發現,有意思的是,就連臺灣“中央研究院”的內部餐廳,也叫“金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