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透視跨兩岸婚戀群體 大陸新娘助推融合捍衛愛情

2014年07月29日 11:13: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丁文蕾 程濤 王義銘)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臺灣海峽的阻隔為跨海婚戀群體平添了諸多的困擾和無奈。文化、觀念的一些差異,需要他們以更大的包容心去理解對方;外在的障礙,需要他們以更堅定地態度去捍衛愛情;他們在守護家庭的同時無疑已成為了一股助推兩岸融合的特殊力量。

  “因為愛,所以愛” 包容理解打造情感“超人”

  就跨海婚姻而言,兩岸社會文化與家庭觀的差異,無疑是伴侶們需要磨合的一大問題。臺灣文藝界人士淩峰就曾説過:“兩岸婚姻太累了。”能守護跨海情緣的男女雙方都需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力和毅力,但正“因為愛,所以愛”,愛讓伴侶們學會了包容和理解。

  臺灣男生鄒易良是在大陸讀書時,認識河北“90後”太太朱月華的。談起對兩岸男女生的看法,易良覺得大陸的女權主義比臺灣厲害,比如“這裡女生不爽的時候會吼你兩句”。有女生會在馬路上罵男友,只因為他注意了別的女孩。而月華則笑稱易良有點大男子主義,像不太會干家務,這點就不像大陸一些男生。

  他們像普通的夫妻一樣也會為生活瑣事吵嘴,比如月華希望易良穿睡衣,而易良很不願意,“穿睡衣等於讓我去死”。

  “一般吵架,我就離家出走,把房子留給她。”易良對中新網記者説,“但是如果談不下,就算了,兩岸畢竟觀念、文化不同,還是應該多包容。”

  月華也説,易良在北京呆久了,也學會了理解和體諒。兩人磨合得很好,正像易良對現在生活的評價“滋潤、幸福”。

  與剛結婚的易良夫婦一樣,年齡稍長的大陸白領武強(應受訪者要求,此為化名)對“磨合”看得也很客觀,“跨海婚戀與單純的大陸戀人間相比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因此兩人更應該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學會包容和理解。”

  而漂亮的“大陸新娘”陳露説起夫妻相處之道時,特別加重了語氣:“兩岸的差異當然是有的,兩個不同的家庭在一起,一定是有一個磨合期的,但我覺得只要有愛這個問題就能克服。”

  正是因為現在的跨海婚戀的雙方在結婚之前就已經過了解,所以,近年來,兩岸婚姻品質在不斷提高。臺灣內務部門6月2日公佈臺灣離婚數量變動統計就顯示,2011年的數據與2004年相比,夫妻一方為大陸及港澳人士的離婚率大幅降低。

  相愛容易相守難 “嫁到臺灣比神九登天還麻煩”

  除了情感上需要磨合外,臺灣目前的一些歧視性政策也給跨海婚戀雙方平添了不少生活上的困難。在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上,就有嘉賓發出了“嫁到臺灣為何比神九登天還麻煩”的感嘆。

  目前,臺灣島內對大陸配偶的不公平待遇包括:入境“面談機制”。問題刁鑽,經常會涉及夫妻隱私。不少人被難倒,進不了臺灣;陸配偶結婚6年後才能取得身份證,而外配只需4年;大陸配偶高等學歷不被承認,不利就業;大陸配偶設籍後滿10年才能擔任公職;

  大陸配偶申請居留、定居需有保證人,外配免保證人;大陸配偶犯任何輕罪均可能被迫離境;大陸配偶取得不動産之權利比外國人限制更嚴等。

  這些“不公平”讓大陸新娘感到很委屈。在北京做生意的大陸女孩艾曉華(應受訪者要求,此為化名)是在一次聚會上認識臺灣老公的,“我們現在兩邊跑,賺錢在大陸,休息主要在臺灣。”

  “我感覺兩岸交流確實越來越多了,但是臺灣的法律對大陸人還是過於嚴苛了。”艾曉華説,當時結婚時有很多手續,許多材料都要經過海協、海基會的認證,還得去臺灣面試,出入境需要按手印,雖然這些都是針對“假結婚”,但卻讓她這個真結婚的人很受傷。

  與在大陸就業的艾曉華不同,臺灣中華生産黨主席盧月香和她的黨員們更看重在臺灣的工作權。

  “剛到臺灣時老闆們都不敢用我們,即便冒險雇傭,也會被處罰,而我們大陸新娘也要被遣送回(大陸)來。”因為沒有工作權,即使是開店,盧月香也不能站在櫃檯裏,只能在旁邊幫助丈夫,談起當時的經歷她的話語裏充滿了無奈。

  同在臺灣生活的湖北女孩陳露獨立、熱情,能幹,她身邊的很多大陸配偶都是高知階層,但在臺灣就業還是遇到了不少麻煩。

  “我有很多朋友夫妻兩人都是碩士或博士,來臺灣之後,他們的工作就受到限制,因為臺灣只承認大陸的高職高中,而被認可的學歷直接決定著薪水和待遇。”

  除了學歷,臺灣身份證的取得也成了不少大陸新娘心裏的痛。“我有個做美容美發的朋友,因為老公對她不是很好,現在已經嫁過去7年了,到了領身份證的時候,可是老公不幫她做背書和擔保,到現在她仍然拿不到身份證。這就意味著在臺灣無法置業、開公司,這是比較不公平的。”陳露對中新網記者説到。

  別讓海峽擱淺愛 跨海情侶盼兩岸溝通除障礙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相逢即是有緣,對過客如此,何況是同根親緣的兩岸同胞又怎能因為淺淺的海峽阻隔了緣分,擱淺了愛。

  多年來,大陸一直與臺灣方面積極溝通,以期保障跨海婚戀群體的合法權益。其中,海峽論壇就是兩岸民間交流不可替代的品牌。今年首次開辦的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就兩岸配偶如何儘快融入新家庭、兩岸婚姻民間組織在促進婚姻家庭和睦中的作用等進行了探討。

  “這次的論壇辦的非常成功,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我希望這種論壇今後多辦,讓我們多參加。”陳露欣慰地説。“各省的臺辦也會不定時邀請我們回去,做交流或是訪問,這樣很不錯,我特別感動。”説起大陸,陳露對中新網記者提到最多的就是“娘家”“很溫暖”。

  除了舉辦各種論壇,大陸民政部門還積極構建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載體。今年就成立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福建省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開通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網,以期為兩岸婚姻家庭謀福祉。

  在搭建溝通平臺的同時,大陸也在想辦法解決跨海婚戀群體的實際困難。臺灣中華生産黨主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講了一個很“糾結”的問題。

  “有些大陸的公職人員,退休後嫁到臺灣,本來在大陸有退休金,如果放棄大陸身份,退休金就沒有了,但如果不放棄,就拿不到臺灣身份,這樣的話,他們在臺灣生活就很不方便,所以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大陸配偶的這些問題實際上早已被關注。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近日表示,民政部正積極採取措施增進兩岸婚姻家庭的利益福祉,包括在養老金、戶籍、出入境等方面,研究解決在臺大陸配偶常會遇到的一些難題。

  在大陸方面積極努力的同時,大陸配偶在臺灣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臺灣當局在對待大陸配偶問題上也出現了不少轉變。

  “我去臺灣15年了,現在我們大陸新娘的待遇好很多了,過去蠻委屈的,”自己創業的“大陸新娘”張麗娟説。

  陳露和她的看法一樣,“大陸的發展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的地位在不斷提高,而且提高的很快,可以在臺灣享有更多該有的權益。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講,三年前,我朋友嫁過去的時候,她要去銀行開戶、存錢,理財,都不行,現在就可以了。而我剛過去的那幾年是沒辦法給我買醫療保險的,現在,剛去就可以買了。”

  讓愛更堅強 “大陸新娘”助推融合捍衛愛

  通過採訪多位“大陸新娘”,記者發現這一群體正在發生著變化,與老一輩相比,年輕一代知識層次更高,更看重平等獨立。

  “我鼓勵大家(大陸配偶)多多學習技能,提高自己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讓臺灣民眾對我們的看法有所改觀。”盧月香對中新網記者説。

  除了見識和觀念,不同年齡段的“大陸新娘”在臺灣所從事的職業也在悄然變化。“60歲以上,大部分都是做看護工作;30歲-50多歲的,有一些從事保險業,或者房屋仲介,有學歷的會做銀行業務,26歲-40歲,也有在電子公司,或者在工廠上班的。現在還有許多‘大陸新娘’在經商。”陳露憑著對身邊朋友的了解簡單地介紹著。

  經濟地位的變化,讓新一代的“大陸新娘”的眼界更開闊,維護權益的意識更強,願意團結成一股力量共同應對問題。盧月香領導的臺灣中華生産黨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為了幫助大陸新娘提升職業技能,使其能順利進入臺灣職場,該黨每月都開設培訓班,並分成小組深入各鄉鎮,為大陸新娘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我們有什麼困難、受了苦什麼,生産黨都會幫助我們。”張麗娟説。

  “有一個姐妹受到家暴,已經快得精神憂鬱症了。她因為是初中畢業,不懂得去蒐集證據,也沒有錢請律師,盧主席就帶著她去找律師,幫她諮詢,然後(協助)她脫離魔掌,跟老公離婚,之後又幫她找工作,讓她自立。”陳露舉了個現實的例子。

  不僅給遇到困難的大陸配偶提供實際幫助,盧月香多年來也一直在給馬英九寫信,積極反映這一群體的心聲。臺當局對此也有回應,表示儘量協助大陸配偶群體。

  此外,她還帶領中華生産黨與臺灣74個政黨結為兄弟黨,每個月開政黨大會時,都向這些政黨介紹兩岸的政策、法律,以及大陸的一些觀念。

  盧月香不只遊走在政界邊緣外,還熱衷促成大陸新娘回鄉創業。在賺到的錢的同時,呼籲大家回饋社會,通過集資,做一些公益事業。

  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化,“大陸新娘”這一特殊群體也在迅速擴大,他們頻繁穿梭于海峽兩岸,正以自己的方式助推著融合也捍衛著愛情。

[責任編輯:宿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