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神
拜祭
唱哈
越南客人
京族,現有2萬多人,主要聚居在廣西防城港市的氵萬尾、巫頭、山心、潭吉四個自然村。京族以漁業為主,農耕商貿為輔,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個別人還懂得使用古老的“喃”字。
“哈節”是京族最隆重最熱鬧的民族節日,一年一度,歡慶活動一般持續六七天。哈節的日期各村有所不同,氵萬尾是農曆六月初九,巫頭是農曆八月初一,山心是農曆八月初十,潭吉是農曆正月二十六。哈節在中國已在百年的歷史,主要活動在哈亭中舉行,大體分為迎神、祭神、入席、送神四大部分。從2008年起,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把京族哈節作為旅遊産業做強做大,每年都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還邀請越南廣寧省的領導及相關人士參加,使傳統的哈節有了現代的文化色彩。
哈節的“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的起源,有不同版本的民間傳説,其中有一個傳説是古代有個蜈蚣精在白龍半島的海面作祟,凡過往的船隻都要送上一個活人讓它吞食,否則就興風作浪,翻船覆舟。後來,“鎮海大王”前來為民除害。他立身浪尖之上守候了七天,等到蜈蚣精鑽出海底,準備吞食活人的時候,他把一隻煨熟了的大南瓜扔進蜈蚣精的血盆大口中,然後拔劍把蜈蚣精揮作三段,天下從此太平。因為“鎮海大王”是個喜神,愛聽唱歌,京族人為了紀念他,便設了哈亭,把他的神像供奉在亭裏,並定期在哈亭裏以歌舞祀神。相沿成習,也就有了哈節。
哈亭是舉行哈節活動的固定場所。每個京家村莊都建有一個哈亭,以優質木材構建,形式基本一致,氣勢宏偉壯麗。寬敞的正堂內,除了供奉“鎮海大王”諸神外,還有村中各姓祖先的靈位,可見它是神廟和祠堂合一的建築物。正堂兩側,設置有從高到低的三級階梯或者坡板,在迎神、祭祀、聽“唱哈”時,各人必須按照規定的位置坐下。
在節日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把屋裏屋外打掃乾淨,人人衣帽一新。節日裏,盛裝打扮的京族男女便會擁進哈亭,連續數天,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群眾亦來歡慶,比過年還熱鬧。
哈節所演唱的歌叫做“哈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流傳,由專人演唱,猶如唱戲一般。“唱哈”的角色有三,一男兩女,男的叫“哈哥”,專司操琴伴奏,女的叫“哈妹”,輪流擔任主唱。哈歌的歌詞內容豐富多彩,有頌神娛神的,有吟誦白居易《琵琶行》的,有咏述“三國”人物傳説的,可以看出它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哈歌中還有不少是表現人間情愛的。1962年春天,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田漢來到巫頭考察,十分關心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衰存亡。他找來村幹部詢問為什麼不舉行哈節了?村幹部回答,“低級的東西多,不符合社會主義文化需要。”田老即説,“唱一個聽一聽。”村幹部張口就來一首:“日頭落海半邊陰/葫蘆入水半邊沉/為何不沉沉到底/半沉半浮挂郎心”。田老聽後高度評價説,“很好!可與唐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似有晴’媲美,何俗之有?”隨後,田老即席題詩相贈:“正為欽州春播愁,北風時雨到巫頭。沙田薯秀稱先進,淺海帆多佔上游。織網林中虧汝力,彈琴月下待郎求。
哈亭只惜清規在,欲唱情歌不自由。”他還一再勉勵,京族地區一定要保存和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現在,“清規”早已打破,京族人把哈節演繹成為歌唱友誼、歌唱愛情、歌唱幸福生活的文化盛典。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臺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疊盤,盤子裏點燃蠟燭,兩手端著的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非常好看。
皓月當空,海浪輕拍,也有青年男女在亭外傳情,或初次邂逅,或舊緣再續,或訂立婚約,或互訴衷情,都趁這良辰吉日,勇敢地敞開愛情的心扉。
哈節除了歌舞娛樂外,還依順序舉行“迎神”、“祭神”、“送神”等儀式。“迎神”的人們打著羅傘,抬著神案,于鼓樂聲中到大海邊把“鎮海大王”等靈神迎接回哈亭正殿就座,然後由德高望重的人主持,率眾人以“三牲五禮”敬獻于諸神及歷代先祖面前,祈求他們保護全村平安,各戶興旺。直到哈節結束,才再次打傘抬案,一路香燭相伴,把諸神送歸天界。京族人的宗教觀念大都與海有關,寄託著他們對大海的敬畏及追求。(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