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第五集《相逢》播出後,最打動人心的依然是食物背後的故事,尤其是象山石浦漁民張士忠與家人跨越60年的悲歡離合,更感動了許多人。
76歲的漁老大張士忠,更願意別人叫他許郎秀,或是“老許”。他的一生,都住在浙江象山列島一處僅0.8平方公里的漁山島。節目播出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老許”,聽他講述《舌尖2》背後的故事。
“漁山島的祖輩從福建遷居而來,所有村民清一色講閩南語。我們兄弟姐妹6人都在漁山島出生,一家人靠海吃海,打漁為生。”張士忠回憶説。
歷史變遷改變了人的命運。1949年,國民黨部隊一路敗退至東海岸,部分軍隊曾經駐紮在漁山島,直到1955年3月漁山島才被解放。
1955年2月的一天,外婆告訴張士忠,漁山島上的人都不見了。一夜之間,島上包括張士忠家16口在內的93戶487人,一起被帶去臺灣。由於張士忠當時在石浦鎮讀書,和外婆、舅媽留在了石浦。
半年後,張士忠跟著解放軍回到漁山島,當時漁民離開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很多漁民家的東西幾乎都沒有動,還有些人家桌上的飯菜都來不及收、筷子還插在菜裏,只是發黴了,看樣子走得很匆忙。”
“外婆讓我留下來繼續跑船,還讓我隨了娘家姓。就這樣,‘許郎秀’變成了‘張士忠’。”張士忠説,兩岸恢復通信後,去臺的哥哥姐姐們在信中依然稱他“郎秀胞弟”。
張士忠收到來自臺灣的第一封信是在20年後,是二哥托一個德國華僑偷偷帶來的。“信中説,他們先是到了基隆,後轉移到臺東的富崗新村。”他告訴記者,從那時起,富崗新村就被稱為“小石浦村”,至今還保持著漁山島的生産、生活習慣。
通過德國華僑,張士忠陸陸續續給臺灣的親人寄去了一些石浦海鮮。“他們都非常想念家裏的味道,其中就包括漁山島的淡菜。”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兩岸開放探親,去臺村民陸續返鄉看望親人。1988年,作為第二批返鄉同胞,張士忠的哥嫂四人回到了石浦。
“闊別30多年,所有回來認親的人都是帶著眼淚的。”張士忠的大兒子張匡京回憶道,見面後,大姑媽一直拉著父親的手,不停地用閩南語叫著“阿弟、阿弟”。
那次重逢,他們一起回到漁山島,在老家門口拍了很多照片。令人遺憾的是,張士忠的父母,卻再沒有機會重歸故土。
2013年夏天,張士忠在石浦遇到了一個象山長大的80後年輕導演,老漁民特有的爽朗個性讓他對小夥子一見如故。張士忠的故事吸引了這個年輕人,他跟著張士忠從石浦拍到了臺灣,不僅拍下了張士忠親手準備家鄉特産的過程,也拍下了一頓等待了幾十年的海峽團圓飯。
這個小夥子就是《相逢》的導演陳碩。“歷史對於旁觀者是一段故事。對於親歷者,卻是切身的喜悅和感傷。”這是陳碩最喜愛的《相逢》的一句文案,也從側面詮釋了他對《相逢》更像“歷史劇”的理解。
節目播出後,老人隔海相望、鄉愁滿滿的落寞背影,看哭了許多觀眾。網友“你_是愛是暖是希望”這樣寫道:“一頓團圓飯是半個世紀的等待,今日一別不知此生何時才能再相見,食物的相逢見證了人的離散。”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