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臺辦採取措施 積極應對“塑化劑風波”
中國臺灣網6月16日江門消息 臺灣“塑化劑風波”發生以來,經廣東省質監部門于5月31日檢驗確認,“東莞昱延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來自臺灣的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料生產食品添加劑主要流向廣州、江門、東莞等地後,江門市臺辦密切關注,迅速行動,細致排查,密切掌握在江門從事相關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臺資企業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江門市現有相關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餐飲服務業等臺資企業近30家,如高迪、互惠、品源等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
6月1日,江門市接廣東省食安辦、省質監局關于對相關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開展鄰苯二甲酸酯專項檢查的通知後,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對涉嫌生產含塑化劑問題產品的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進行調查處理。期間,江門市臺辦兩次參加市政府召開的專題工作緊急會議,還主動溝通市食安辦、工商、質檢、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職能部門。同時,市臺辦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一是加強對臺資企業和臺商的政策宣傳和疏導工作。江門市臺辦聯合市臺協會連續派出多批工作人員深入在江臺資企業,逐一走訪,宣講大陸有關政策規定,廣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預防、應對風險的能力,指導企業積極應對,引導在江臺資企業和臺商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目前,除臺資企業江門高迪、展旺公司外,暫未發現其他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檢查出使用塑化劑;從事食品貿易的企業都表示對商品進行了自檢,“問題”飲料及產品均已停止銷售;從事餐飲服務業的企業也表示進行了自查,未發現有“問題”的飲料。
二是重點關注被查涉嫌使用塑化劑問題企業。近日,江門市臺辦多次聯絡和走訪了被查涉嫌使用塑化劑問題企業,要求其積極配合市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的調查處理。該公司負責人明確表示,本著對社會負責和尊重政府的決定,公司已主動召回涉嫌問題產品;同時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再次檢驗,確認公司可否繼續生產經營,以確定公司去向,保障和穩定員工。
下一步,江門市臺辦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督促涉嫌問題產品企業積極配合市相關職能部門調查處理。(中國臺灣網、江門市臺辦聯合報道)
有關鏈接:
據2011年6月14日江門日報訊:6月1日,江門市質監部門在高迪公司成品倉庫抽取了18個樣品送廣東省質檢院檢驗,發現其中1批綠茶粉產品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1.08mg/kg;6月4日,再封存5種綠茶粉的生產原料並抽樣送檢,發現其中2種原料:綠茶粉原粉、抹茶中DEHP含量分別為1.67mg/kg、1.92mg/kg(均為浙江金華翡翠茶業有限公司生產)。6月7日,根據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公布的對鄰苯二甲酸酯類風險檢測情況,江門市對高迪公司生產的液態酥油、蛋牛奶香油和展旺公司生產的面包酵素改良劑3種產品進行抽檢。經檢驗3種產品均未檢出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成份(經核查,展旺公司並沒有生產糕點,報道中所指的糕點應為面包酵素改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