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會已成兩岸文創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時間:2010-11-22 14:35   來源:你好臺灣網

希望大陸朋友去臺北花博會“爭艷館”看更豐富多元的“原味風”展品(你好臺灣網 雅萍 攝)

用放大鏡來玩艋舺(你好臺灣網 雅萍 攝)

  你好臺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 雅萍)這幾天,“文博會”成為北京人關注的熱詞之一,“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上,各種奇思妙想、創意領先的文創産品令參觀者大開眼界、腦力激蕩!帶來文化與科技“跨界”炫風的“臺北文創精品館”,亦令參觀者趨之若騖!

  “有創意,很獨特,非常精緻!平時很少看到!真想把這些好東西都抱回家……”幾乎成了參觀“臺北文創精品館”的北京民眾一致心聲。

  在百餘家臺灣文創産業參展商中,臺灣“元華創意”展臺美麗動人的鄧麗君公仔、“臺灣映像”創意茶杯等文創産品格外搶眼!“元華創意”負責人廖志榮先生詼諧幽默地説,“何日君再來,今日君已在!希望以兩岸熟知的名人招徠北京民眾、特別是經銷商對於我們産品的關注。”

  當然了,不光打名人牌,還有一個“吸晴”展品也非常“大牌”吶,它們就是青花瓷做的兩岸“和平天使”——大熊貓團團、圓圓!連續四年參加文博會的廖志榮深有感觸地説,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具有互補性——臺灣有比較多的創意,大陸有很好的工藝、技術和市場,更有政府的大力推動,如果兩岸在人才、創意上進行交流與合作,在充分弘揚東方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來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一定會在世界文創舞臺擁有中國人的獨特地位!

  鶯歌素有“臺灣景德鎮”之稱,在主題為“鶯歌燒”的臺北縣展臺前,鶯歌陶瓷博物館鄭小姐表示,去年他們的展臺拿到整體設計優勝獎,也充分感受到北京市民對臺灣文創産品的喜愛,這次攜“臺灣民窯”、“市拿”等七家優良廠商來參展,希望兩岸陶瓷創作交流從傳統出發、注入現代元素,大家共同努力創造不同於西方的中國特色。細觀臺灣客家籍陶藝家麥傳亮先生創作的茶壺、茶杯系列,其創意設計頗具巧思,他創作的“玄機壺”利用卡榫設計,壺身與壺蓋上的兩隻公母青蛙要旋轉重合在一起、各自出水孔相連後,才會順利出水,從這些傳統又實用、藝術又趣味的作品中,你可以找到一個又一個屬於中華文化的端倪與記憶。

  臺灣陶藝協會理事長蘇正藝開心地接受記者專訪,“剛才有幾位來賓評價説,臺灣的陶瓷還真是把中華五千年文化濃縮提煉在工藝品上了,覺得臺灣的文創發展比較成熟。”蘇理事長表示,臺灣陶藝協會未來的目標就是努力在大陸找到可以服務大陸同胞的平臺,讓臺灣陶瓷花開北京、花開大陸。

  逡巡於人潮滾滾的“臺北文創精品館”,那濃濃的臺灣少數民族藝術風同樣引得觀眾流連忘返!已是第三次參展的臺北市政府“原民會”代表王莉雅小姐介紹説,這次帶來了臺灣少數民族14個族群的木雕、鐵雕、石雕、琉璃、草編及飾品,希望展現臺灣少數民族藝術傢具有成熟度、精緻度的作品,也歡迎大陸朋友有機會去臺北花博會“爭艷館”看更豐富多元的“原味風”展品。

  對借助北京文博會進行宣傳、推廣,參展商們都很有熱情。臺灣“桔禾創意”總經理張漢寧先生説,“設計改變生活方式”是公司的設計理念,這次參加文博會帶來的開薪小豬和花瓣系列就是在傳達善用資源、減少浪費的新生活態度;臺灣維渥特科技公司李開源先生表示,“這次除帶來故宮主題隨身碟外,也帶來了更多的3C産品,希望大家了解:文物與科技的結合也能設計出非常有創意的産品。”臺灣京瓷企業社夏如龍先生説,雖是第一次來,但看到了大陸的商機,已打算明年在北京、上海開設旗艦店;臺灣壽多邦健康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信田介紹説,今年參展的目的不僅在於推廣健康生活理念,更希望在北京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以期重點拓展北京及北方市場。

  亞力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子評女士説,去年參加文博會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帶來了臺灣品香文化,也感受到大陸民眾對於時尚、樂活的香道文化非常喜歡!今年特別帶了各樣藥香和品香器材,特別是請藝術家專門設計的琉璃、水晶、陶瓷做的香插受到大陸年輕族群的追捧!希望通過年節禮盒來傳遞“香,也是一種思念與祝福”的理念,也希望吸引到有興趣的北京合作商。

  談及臺北文創企業積極踴躍參與北京文博會,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表示,三年前,臺北市文化局首次組織文創産業者赴北京文博會,當時只有13家廠商參與、展出54個展位;今年共有127家臺灣優質廠商參加,展位規模達到212個,參展“臺北文創精品館”的廠商成長近10倍!她指出,“北京文博會已成為兩岸文創産業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它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成為兩地經貿交流的熱點和亮點。”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