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調研揭示一線職工工資“偏低、增長慢”

時間:2010-07-12 08:42   來源:新京報

  市政協主席會通過“提高一線職工收入水準”建議案,調研報告揭示一線職工工資“偏低、增長慢”

  “最低工資標準應隨CPI調整”

  4成受訪職工的月工資不足2000元;12.8%的職工五年來未漲過工資。昨日,在市政協第二十三次主席會議上,一份15頁的調研報告顯示,北京一線職工收入水準現狀是“增長緩慢,長期偏低”。在此基礎上,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提高企業一線職工收入水準”的建議案。

  今年4月,市政協社法委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對北京部分行業一線職工收入狀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範圍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商業(批發和零售)等行業,以及順義、通州、石景山區職工收入相對較低的95家企業,涉及職工3.2萬人。調研對象中,71.3%為非公企業,72.4%為勞動密集型企業,50.7%為百人以下的小企業。

  會議指出,北京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水準逐步提高,但工資分配不合理,企業內部及行業間工資差距繼續擴大;大多數企業一線職工平均工資偏低,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職工工資長期停留在較低的水準。收入分配問題中,企業中直接從事生産、銷售、管理崗位的一線職工收入偏低,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市政協提出五項建議,包括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應與消費價格指數(CPI)聯動、加快工資集體協商立法以及促進企業改造升級等。這份建議案將提交市委市政府參考。

  - 北京工資現狀

  4成被調研者工資不足2000

  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56328元。但市政協調研發現,北京90個行業中,66.7%的行業在崗職工工資低於這個水準,20%的行業在崗職工工資不足該水準的50%。

  被調查企業中,44%的職工工資不足2000元,其中,一線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670元(含加班、提成),食品加工、服裝加工行業一線職工平均收入為1274元、1326元,僅為全市平均工資水準的25.7%和28.2%。

  12.8%職工五年沒漲過工資

  在市政協調研的企業中,一線職工2008年工資平均增幅12.9%,與同期全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幅21.1%相差較遠。

  調查中,12.8%的職工反映,五年來未漲過工資;2009年23.6%的職工工資收入還有所下降。這使他們感覺政府公佈的平均工資漲幅只是“假像”,掩蓋了不同行業、企業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事實。

  將最低標準當“標準工資”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規定,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範圍,應在地區月平均工資的40%—60%之間。而北京最低工資與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比率,多年來一直低於上述標準。2000年-2008年,北京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增速為13.95%;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速度為8%;最低工資標準與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比例由31.43%下降到21.47%。

  調研顯示,部分企業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職工“標準工資”;一些企業將職工自繳社會保險費或福利待遇併入最低工資,使職工可支配工資收入低於最低標準。

  高管工資高出生産工人5倍

  被調研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工資水準遠遠高於其他崗位,且增長速度較快,其2009年的工資水準比2008年增長25%,絕對值增長35644元,達到了生産服務人員的25倍。高管人員與生産服務人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4.37倍擴大到2009年的5.78倍。

  - 建議

  報告指出,造成北京收入分配現狀主要有幾方面原因:政府忽視保證收入分配公平的責任,放任企業“利潤擠佔工資”的不當做法;工資分配缺乏明確法律法規;職工在收入分配過程中缺乏話語權。在此基礎上,報告對改善工資現狀提出了建議。

  漲工資應與領導考核掛鉤

  在調研結果的基礎上,市政協社法委提出建議,將收入分配調節問題作為獨立部分,寫入北京市“十二五”規劃,並列出明確的時間表,使最低工資標準逐步達到北京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40%。同時,呼籲將職工工資收入增長作為對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考核目標,制定以提高低收入職工收入水準為目標的工資增長計劃。

  推動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

  以非公有制企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為重點,推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建立。針對中小企業工資集體協商難的問題,積極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儘快形成包括北京最低工資標準、行業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在內的完整調控體系。加大地方有關工資的立法力度,為建立和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供法律保障。

  最低工資標準與CPI聯動

  建立最低工資標準與消費價格指數聯動的調整機制。當物價部門發佈的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同比漲幅超過一定水準時,啟動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減輕普通勞動者的稅收負擔,有效提高普通職工收入水準。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傅沙沙

  - 對話

  對話人物:侯小麗(市政協委員、市政協社法委副主任)

  “調研主要關注中低端勞動者”

  新京報:請介紹下這次工資調研的背景?

  侯小麗:工資問題是長期累積下的問題,在每年的市政協提案中都有體現。去年由於經濟危機等因素,北京未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收入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因此,今年年初的全會上,部分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提高工資水準。近期,社會上也出現了如“富士康”等現象,反映出職工收入問題亟須解決。因此,市政協決定開展調研,共有42個委員參加了摸排。

  新京報:此次調研有什麼特點?發現哪些新問題?

  侯小麗:這次我們避開了高端的勞動群體,著重了解中低端的勞動群體,這麼做主要是想“擴中”和“提底”,同時這部分的收入矛盾也是最尖銳和急迫的。從調研成果來看,在分析原因方面,這個報告比過去要更系統全面。我們感覺,在解決低端勞動群體收入水準的問題上,光靠政府設置最低工資標準顯然不夠。比如,金融業和餐飲業之間的差距很大,如果單獨用一個標準調控顯然不行。我們建議政府有個兜底線,各個行業有自己的標準,並且在二者指導下進行工資協商。

  另外,統計不全也是個問題,目前體制外的勞動者只是抽樣統計,數據不準。這個現象在全國都很普遍,人保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只有1.1億職工被納入統計範圍,未被納入的有2.7億之多。

  新京報:行業各自設工資標準,是否會形成階層差距?

  侯小麗:各個行業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比如勞動定額和勞動特點,發揮行業協會和行業工會的作用,來制訂符合該行業的工資標準。

  新京報:除了發揮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政府應該做什麼?

  侯小麗:目前政府的問題更多是認識方面的,覺得解決工資問題只需要市場發揮機制,而忽略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現行法規只説要漲,沒説不漲怎麼辦?要扭轉政府的觀念,首先要明確不漲工資怎麼處理?給地方政府出臺的規定賦予剛性,並將收入增長指標與政府官員政績考核掛鉤。

  - 相關新聞

  6提案市政協今年重點督辦

  本報訊 (記者傅沙沙)6件提案進入了今年北京市政協主席重點督辦的範圍,昨日,北京市政協公佈,這些提案涉及養老、城市建設、文物保護和醫療等多個領域。

  其中,《關於推動北京養老服務體系社會化進程的提案》建議,在養老社會服務中加上志願組織等成分,發揮社區組織的優勢,改“集體養老”為“就地養老”,並提倡“花錢買服務”的消費理念等。

  針對近年來醫療機構頻繁出現,嚴重影響醫院正常診療秩序、侵害患者醫療權的問題,重點督辦提案《關於保障患者就醫權,儘快出臺醫療機構治安防範規定的提案》建議,儘快出臺北京市醫療機構治安防範規定。

  部分今年重點督辦的提案

  ●《關於推動北京養老服務體系社會化進程的提案》

  ●《關於加強對北京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組織協調領導的提案》

  ●《關於以發展資訊服務業為重點,帶動北京市生産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提案》

  ●《關於建設世界城市,保護北京地下文物儘快立法(條例)的提案》

  ●《關於保障患者就醫權,儘快出臺醫療機構治安防範規定的提案》等。(傅沙沙)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