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今日起擴容五倍 二次改革開放破題

時間:2010-07-01 15:56   來源:深圳商報

  從今天起,深圳特區=深圳全市,深圳特區=1991平方公里

  根據《國務院關於擴大深圳經濟特區範圍的批復》,寶安、龍崗兩區從2010年7月1日起納入特區範圍。同時,暫時保留現有的特區管理線,不再新設。

  這意味著,深圳經濟特區的面積將從以前轄羅湖、福田、南山和鹽田四區的327.5平方公里,擴大到包括寶安、龍崗以及光明和坪山兩個新區在內的約1991平方公里。這更意味著,從今以後,深圳進入了“大特區”的時代,特區一體化進程也駛入快車道。

  在此,我們將和讀者一起回眸特區“內外”30年之路,再次回味特區擴容從申請到獲批的過程,共同展望特區未來的“一體化”圖景。

  一“關”之隔,造成關內外發展“兩重天”

  1980年,國家從深圳市劃出327.5平方公里設立“深圳經濟特區”,並設立特區管理線。從此,深圳被“二線關”分成特區內外兩個部分。

  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深圳經濟特區內創造了世界上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奇跡。而一“關”之隔的寶安、龍崗兩區,由於政策有別,無論是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單位面積土地經濟産出量、公共服務水準、法治環境等方面,與特區內的福田、羅湖、南山、鹽田都存在巨大差距。關外在交通、環境、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方面與關內的天壤之別,更強化了深圳人心目中“關內是城區,關外是郊區”的概念,從而“寧要關內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

  特區內外有別,還造成了“一市兩法”問題,特區內利用特區立法權制定的許多創新性法律法規對特區外並不適用,給深圳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設置了無形的“路障”,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拉大了特區內外的差距。因此,深圳對推進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的呼聲愈來愈高。無論是官方高層還是民間的意見一致認為,如果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範圍,可以突破發展局限,有利於深圳完善城市發展規劃,優化産業佈局,進一步提升整體城市化和現代化水準,為深圳實現全面、協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特區擴容呼聲已久,獲批喜訊“突如其來”

  深圳人對特區內外一體化的期盼,從目前有據可查的資料來看,應該可以追溯到1998年。在當年的深圳市“兩會”上,原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總設計師鬱萬鈞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第一個提出撤除“二線關”的建議。但顯然當時的條件遠不成熟,這一提議並沒有引起各方重視。

  進入新世紀以來,深圳人對特區內外一體化的自覺性大大增強,認識也日趨統一。據報道,深圳以政府的名義第一次開始向中央申請擴大特區範圍,正是實施第二次城市化的2003年。鋻於擴大特區範圍是中央的事權範圍,近十年來的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深圳的代表委員,包括老市領導厲有為、李德成等,都會提出“撤消二線關”、“擴大深圳經濟特區範圍”等相關內容的建議和提案。

  深圳的這個心願在去年隨著《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准,而變得離現實越來越近。國務院在對《總體方案》的批復中明確提出,“涉及到特區範圍、土地、金融等重要專項改革另行按程式報批”。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對特區範圍外擴問題有所表態。深圳官方隨即開始積極研究特區擴容課題,並擬定專項方案後,于去年年底獲得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上報國務院批准。

  今年5月30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在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現場回應委員關於特區內外一體化問題時“爆料”——特區擴容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當時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喜訊,400多名政協委員用全場最熱烈、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掌聲,表達內心的興奮。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