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轉變發展方式存在四個制度性障礙

時間:2010-11-12 09:32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現在制度性障礙大概有四個:第一,把GDP增長看作政績的首要標誌,追求高GDP;第二,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控制權力,各級政府,比如土地、貸款。這兩條一來,各級政府都運用資源的權力去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方式就轉變不過來了;第三,財政體制。財稅體制迫使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去搞GDP,不然它日子很難過;第四,價格扭曲。各種資源價格太低,就鼓勵人們浪費資源。

  經濟理論界“市場經濟論”和“整體改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現在制度性障礙大概有四個:第一,把GDP增長看作政績的首要標誌,追求高GDP;第二,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控制權力,各級政府,比如土地、貸款。這兩條一來,各級政府都運用資源的權力去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方式就轉變不過來了;第三,財政體制。財稅體制迫使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去搞GDP,不然它日子很難過;第四,價格扭曲。各種資源價格太低,就鼓勵人們浪費資源。

  以下是吳敬璉觀點全文:

  股市正常化資訊需對稱

  十九世紀末期,美國人管那個時代叫強盜貴族時代。比如,那時候美國開發西部,如果誰承修了一條鐵路,鐵路兩邊的地就給他了,然後找銀行、政府給錢,鐵路其實不是他自己的錢修的,還佔了大片的土地。有一本書就叫《強盜貴族》,就一個一個地講他們的故事,包括摩根、洛克菲勒、斯坦福(均為華爾街大佬)等等。這本書後來得了普利策獎。

  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監管、證券公司以及媒體,都需要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但是他們都可能發生扭曲。政府監管尤其要解決資訊不對稱,但是如果有些官員想的不是這個,他們想的是尋租,就會利用各種行政許可、審批來尋租。高西慶(中投公司總經理)寫過一篇文章談兩種監管路線:一種監管路線的要點是強制性的資訊披露制度,這樣來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另一種叫實質性審批制度。中國就是用的後一種制度,後一種制度很容易造成權力尋租。

  私募好多不真正做私募

  現在私募基金的問題就非常嚴重。我感覺,私募基金好多都不是真正做私募基金了。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的價值就在於,能夠幫助你改善整個企業的戰略、管理,所以一般都培育好幾年,平均大概要五六年。但目前我們的私募基金不是這樣。現在有個説法叫做“臨門一腳”,就是你條件都具備了,我就找你了,我要入股。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