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韓國,最受國民關注的不是即將在韓召開的“G20峰會”,而是大白菜變成金菜引發的政治衝擊波。
大白菜惹的禍,是讓普遍老百姓感到“一菜難求”。在4874萬韓國人口裏,每年吃掉泡菜約150萬噸。作為泡菜的主要原料,韓國大白菜價格在過去的一年裏,由每棵3000韓元(1元人民幣約等於168韓元),上漲至1.2萬韓元,其他蔬菜價格亦大幅攀升。
對大白菜漲價,韓國主流媒體的解釋有減産、農産品高關稅、消費習慣等幾大原因。不過,供需缺口被人為放大的另一原因,是熱錢四處亂躥和通脹預期升溫。
數據顯示,韓國第二季度GDP增速按年率計算為7.2%,按照韓國央行的預計,2010年經濟增長5.9%,而2009年的增幅僅為0.2%。經濟由過冷到過熱的劇變,導致通脹預期大升。韓國9月CPI按年率計算同比上升3.6%,升幅創下17個月高點。
與此同時,韓國央行在7月9日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至2.25%之後,一直按兵不動,結果令負利率出現。全球熱錢和本土熱錢在韓國聯袂起舞,導致資本市場如股市和消費品市場菜市雙雙價格飆升。
從更宏觀的角度,韓國大白菜危機,正是新興市場出現滯脹的先兆。眼下,發達國家為擺脫房市和股市泡沫破滅後的資産負債表衰退式危機,瘋狂印錢救市,試圖將經濟拉出通縮的泥潭。有專家估算,過去兩年裏,全球央行向市場注入資金約12萬億美元。一些經濟急劇擴張的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相對健全的基本面和更強勁的增長潛力,成為國際熱錢興風作浪的最佳平臺。
大國央行撒錢救市,貨幣幻覺開始主導商品價格,以新興市場需求為炒作題材的大宗商品市場正在催生價格泡沫。上週五,涵蓋19種大宗商品的路透CRB指數較上週四大漲2.7%,收至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期貨價格的飆升反映到實物交易上,就是情緒加速器引導價格走勢,商品搶購長隊開始涌現。俄羅斯部分地區鹽價猛升20倍,搶鹽熱潮出現;英國一些地區擔憂石油罷工浪潮,“排隊搶油”現象出現……
謹慎來看,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擺脫通縮壓力之前,貨幣氾濫之災仍將在全球肆虐。新興市場國家如果放任國際熱錢和本土遊資作祟,可能導致炒風橫行。果如是,房市股市由大漲轉到大跌的泡沫破滅風險將隨時到來,使得“借短錢放長債”的期限錯配和“借外幣炒本幣”的幣種錯配的貨幣泡沫出現,最終導致經濟大起大落,令2007至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歷史或許因此重演。
由此推論,韓國大白菜危機絕對不是茶杯裏的風波,而是全球金融亂局的縮影。新興市場國家對熱錢的大進大出處理不慎,可能引來經濟泡沫風險甚至經濟災難,需打醒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