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作了一項調查,接受調查的11557人中,76.8%的人對“單靠踏實工作很難致富”表示認同,明確表示“不認同”的僅佔14.8%。這一調查結果引起了社會關注。
何謂“單靠踏實工作”?從有關的報道中理解,就是不炒股、不炒房、不炒基金、不炒外匯,安穩地做一份工作,領一份薪水。不可否認,從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水準來看,絕大多數工薪者單靠這樣的踏實工作的確很難致富。
但富裕始終是個相對的概念,時代不同,發展水準不同,標準亦不同。改革開放之初,家有萬元是絕對的富,至上世紀90年代,身家10萬在公眾眼中已不算富裕,而當下,坐擁百萬、千萬的則大有人在,並不稀罕。中青報的這次調查還有一組數據:被調查者中,30.6%的人承認自己是“炒錢族” (炒作股票、房産、基金等資産的人),88.1%的人表示自己身邊存在“炒錢族”,其中36.1%的人表示這樣的人“比較多”。這説明,儘管跟過去相比現在已經相當“富裕”了,但當下的社會中仍存在著一種浮躁的暴富心理,夢想著通過投機炒作資本、資産短時間內暴富。
不僅如此,今天,資本與資産市場的發展也確實給一夜暴富的夢想提供了可能。過去靠辛苦勞動一輩子也就積攢下幾十萬元的財富,現在一些人僅靠炒房、炒股短時間內就成為百萬、千萬富翁。這些都是事實。於是,便有了“工作十年不如炒房一套”之類的説法在社會上流傳,再加之就業難、創業難的現實,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便産生了浮躁的致富心理,以為自己也可以在投機市場上賺取大把的鈔票。其實,投機市場上少數成功者憑藉眼光、運氣和資本取得的成功幾乎都是不可複製的,更不用説那些以不良手段進行的資本運作了。而即便是在美國、歐洲這些投機市場比我們更發達的社會,靠投機致富的人也始終是極少數。我們不能只看到少數人的成功,看不到投機市場“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嚴酷現實。
在任何社會,只要取之有道,不違法,追求財富就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於,76.8%的人認同“單靠踏實工作很難致富”的調查結果説明,在我們這個社會,一部分人的財富觀念出現扭曲,致富心理浮躁,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一方面,投機炒作不創造任何社會價值,它只是資本的積聚與轉移,一個社會要是靠資本市場的發達與繁榮來支撐,早晚要出事,這也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個教訓。另一方面,如果社會成員普遍輕視工作的意義,懷疑“踏實工作”的價值,而只相信“資本致富”,那麼對於整個社會來説,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隱憂。因此,對社會出現的浮躁的致富心理,我們有必要加以引導,使之回歸理性。
行勝於言。給踏實工作的人以致富的希望是最好的引導。今年的“兩會”上,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讓勞動者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這已經成為政府努力的方向。同時,我們還需要為踏實工作的勞動者建立一種機制,這種機制不僅樹立提倡“勞動致富光榮”,還要通過諸如提高勞動者工資、優化創業環境、提高創業成功率等實實在在的措施,給踏實工作的勞動者致富的希望。踏實工作的人能夠通過勞動實現致富,當下一部分人中扭曲了的財富觀念、浮躁的致富心理才能得到真正的轉變。